【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疾病查詢/膽脹】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2-29 23:02
標題: 【疾病查詢/膽脹】

疾病查詢/膽脹

 

使用說明:友情提示:以下內容僅供參考,自我感覺患病請及時就醫!

 

【名稱】:膽脹

 

【疾病綜述】:膽脹是指膽腑氣機通降失常所引起的以右脅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病證。

 

膽脹為肝膽系病證中的常見疾病,其臨床表現與西醫學所稱的慢性膽囊炎、慢性膽管炎、膽石症相似,臨床見有以右脅痛脹,反復發作為主症的疾病,均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臨床表現】:1以右脅脹痛,脘腹脹滿,善太息,口苦噁心,噯氣為主症。

 

2起病緩慢,多反復發作,病發多有誘因,如飽餐油膩、惱怒、勞累等。

 

好發年齡多在40歲以上。

 

3實驗室檢查如十二指腸引流、B超檢查、腹部X線平片、CT等有助診斷。

 

4應注意與脅痛、胃痛、真心痛等病證相鑒別。

 

【主要類型】:肝膽氣鬱氣滯血瘀膽腑鬱熱肝膽濕熱陰虛郁滯陽虛鬱滯

 

【治療】:1中成藥1.1屬肝膽氣滯者,可配合口服消石散,每次1丸,每日2次。

 

1.2屬肝膽濕熱者,可配合口服利膽丸,每次10克,每日2次。

 

2中藥針劑2.1肝膽濕熱者,可用茵梔黃注射液30~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2.2氣滯血瘀者,可用複方丹參注射液16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

 

2.3可酌情使用川芎嗪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

 

3針灸療法伴有疼痛劇烈、嘔吐、發熱者可配合使用針刺,取穴:膽俞、中脘、足三裏或膽囊穴、陽陵泉、內關、合穀等,可選用2~4個穴位,深刺,強刺激,留針30分鐘,每日1~2次。

 

4耳壓療法取耳穴肝膽角、消化道角、顳角、耳連根點數穴,用王不留行籽膠布固定壓迫,3天換1次,6次為1療程,每日早、中、晚自行按壓20分鐘,有排石止痛之功效。

 

[療效標準]1治癒:症狀、體征完全消失,實驗室有關各項指標正常。

 

2好轉:症狀緩解,實驗室有關檢查指標正常或接近正常,但仍有輕度體征者。

 

3無效:症狀、體征無改善,實驗室有關指標仍異常。

 

【預防】:null

 

【序號】:223

 

引用:http://tw.18dao.net/%E7%96%BE%E7 ... /%E8%86%BD%E8%84%B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