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江華島事件】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7 11:34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江華島事件】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江華島事件

 

江華島事件之發生,起因於朝鮮炮擊日艦。

 

緣西元一八七五年(清光緒元年,日明治九年)九月,有日艦雲揚號奉命測量朝鮮東南西三岸至牛莊間之航線。

 

東南兩岸既畢,乃從事西岸之測量,以船中所貯淡水不足,擬駛港灣中添取。

 

九月二十日,乃向江華進發,泊鷹島附近,因此處未盡測量,航行諸多危險,乃一面遣士官探水,一面派人近岸求取淡水。

 

艦長井上良馨更親駕小艇,經江華島南側,溯漢江而上。

 

至永宗城第三砲臺下,守兵疑其窺探,乃發炮射擊,良馨乃發火號告急,日艦駛近還擊,毀朝鮮砲臺,並登陸取淡水後,縱火焚毀永宗城而還。

 

事件發生時,日兵僅兩人負傷。

 

而韓兵死三十五人,被俘者十六人。

 

一週後雲揚號回長崎,事聞於海軍省,日木朝野大譁,竟主出師申討。

 

十二月,日本政府任命參議黑田隆清為正全權,元老院議官井上馨為副全權,率艦赴韓詰問。

 

卒於翌年二月,與朝鮮代表申、尹滋承訂定江華條約十二條,除開口岸通商,及外交平等往來等外,最主要者為第一條「朝鮮為自主之邦」之規定,蓋在明白否認中國對朝鮮之宗主地位也。

 

先是。

 

日使森有禮是年冬抵北京,曾以節略一件面遞總署申告此事,中國當局昧於利害,僅以中國向不干涉屬國政教禁令答之。

 

其實日本之意,固非必欲中國代其解決此事,不過試探中國口氣,避免事後異議而已。

 

江華條約締結後,日本自明治初年以來屢求不得之修好通商要求,不但完全如願以償,且其於第一條中訂明朝鮮為自主國,擺脫中國之牽制,樹立日後插足朝鮮舞臺之基礎,實為日本外交上之一大成功。

 

反之,中國當局因昧於世界大勢,不明近代宗屬觀念,且貪圖苟安,遇事畏怯,對韓宗主權致被日本輕易抹煞,釀成日後糾紛,不智孰甚?

 

事後朝鮮及日本均將約稿鈔送總署,總署亦未抗議,又無異於默認。

 

(李毓澍)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88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