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乣軍】
軍,遼史書為軍,金史書為軍,因之軍成為治遼金史學者爭論之重要問題,一般學者均以為金史書為正確,而遼史書字為誤刊、傳附;
或者以為漢字書法,實際漢字無此字,不管或是,均為契丹或是金文字。
依筆者意見,字之意丘,是山丘之義,為居高臨下,防守危險之軍隊。
綜結學者專家意見如下:一、字為契丹語喀喇或哈喇(Khara),漢義為黑色,亦青色;
二、為軍名,本取旗色為名;
三、軍於民族之意義尤重,故史家謂家或人;
四、軍為黑契丹之號;
五、遼軍降金編為軍,為金之邊防軍,至金衰微後,則背叛金而投奔蒙古;
六、遼之一詳穩,金之詳穩,其地位在千戶之下,百戶之上,為金軍之特種軍;
七、遼金五十騎為一糾(、丘),一隊。
明有建州女真衛,此制恐源自遼金。
(趙振績)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56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