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戰國青銅藝術】
青銅器之製作到了戰國時代,其形制與用途逐漸有了改變,當時鐵器已經開始製造,因此無論採礦、冶金、鑄造等技術均較前進步,由於青銅之獲甚易,遂普及應用於日常生活,如銅鏡、壺奩、斧斤、帶、箭鏃,以及車馬環之屬,均以青銅為之。
青銅既已普及應用於生活,原來裝飾於禮器上的抽象花紋逐漸減少;
而代之以戰鬥、漁獵、採桑、歌舞等寫實的花紋,同時由於嵌鏤技術特別發達,金銀錯及其他礦石嵌鑲的方法普遍地被使用。
由於技巧之進步,使用之普及,反而造成形制之過分雕琢,而失之先期樸實莊重的情形,或者由於技術普及,各方競相製作,又顯其粗製濫造之情形。
實際青銅時代已成強弩之末,取而代之已有鐵器、漆器、釉陶等。
(劉平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75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