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家政●家庭居住】
家庭居住(FamilyResidence),指男女結婚後,因其親屬關係,而採取的居住方式。
家庭居住係因婚姻而起,故實為婚姻居住(MaritalResidence)。
其所含重大意義,在於婚後配偶一方或雙方,因居住改變所產生親屬聯繫的一種改變。
因此,家人的居住,被用作區分家庭類型的標準之一,主要有四種:一、父居或夫居(PatrilocalorVirilocalResidence):即妻與夫同居,並在夫家生育子女。
二、母居或妻居(MatrilocalorUxorlocalResidence):即夫與妻同居,並在妻家生育子女。
三、平居(BilocalResidence):即配偶能從父居及母居中自由選擇其一者。
四、新居(NeolocalResidence):即配偶雙方都脫離自己的家庭而獨立居住。
根據人類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調查研究,世界上各社會以父居家庭占多數,晚近由於工業化和都市化的影響,新居家庭有普遍增加的趨勢。
(朱岑樓)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39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