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椰花酒】
椰,學名Cocos,Linn,隸棕櫚科椰屬,特產於熱帶,用途甚多,乃經濟植物之一種。
原產地在馬來群島。
其果實稱椰子(CocosNucifera,L.),外包纖維,內具堅殼,肉環殼生,中藏甘液。
其繁殖僅能用實生法,專賴其籽以播種。
其子外包之纖維及堅殼,均富脂肪質,雖久蕩海中,海水難傷害胚體,故由自然力能分布遠方;
復因其肉可鮮食,曬成椰乾,可榨油,榨後之粕。
可為飼料。
椰幹、椰殼、椰葉、椰皮,可作飾物用具。
經濟效益大,由人工種植於熱帶各地。
椰樹挺直,高可數丈,無枝條,葉如朿蒲,樹上花蕾中液汁,割取後,不必釀製就可吸飲。
為清涼之飲料,稱椰花酒。
採割之法,先備銳利彎刀一支,土鍋一個,綁在割工腰際。
並攜老葫蘆製成的水瓢一個,藤條一根,割工攀爬至椰樹梢,將花蕾用籐紮緊拗彎,然後套上土鍋,椰汁涓滴流入鍋中,再匯集於大甕。
即時取飲,味甘,久置呈酸味。
長飲生癖,癖客多喜酸椰花酒,有提神醒腦作用。
馬來西亞一帶之印度人,尤嗜飲。
每棵椰樹日可採割椰酒二次,晨昏施割,花蕾一經放汁,遂不結椰子。
其汁可代替酵餅,製作糕餅點心,亦可製成椰糖,清香可口。
椰花酒則別具風味,為人喜好。
(程光裕)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87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