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單馬錫】
西元十三與十四世紀交替之際,蘇門答臘島王子在新加坡建立了獅城國(Singapura)。
那時新加坡城稱為Temasek,中國文獻把它譯為單馬錫或淡馬錫。
十四世紀的獅城相當繁榮,王國中心座落在今日的福康寧出(FortCanningHill),有皇宮及聖地。
那時的岌巴海港(KeppelHarbour)是個繁盛的商港,汪大淵把它稱為「龍牙門」,蓋「兩山相交若龍牙」也。
水道是海盜的淵藪,殺人越貨,「舶人須駕箭棚,張布幕,利器械以防之」。
居民中有中國人,他們或許是來往的商賈,非在此地定居。
貿易的貨物有:赤金、青緞、花布、處磁器、鐵鼎之類,都是泉州商人帶來的。
十四世紀末,獅城王國面臨兩大敵國的侵犯,一是北方的暹羅,一是南方的滿者伯夷王國,其中尤以後者的脅迫最為嚴重。
在一次爪哇軍犯境中,攻破單馬錫。
單馬錫從此淪為荒島(崔貴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83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