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摩逸國】
摩逸(Mo-yi或Mo-i)國,應考證為同見於宋代漢籍的另一譯名-麻逸(Ma-yi或Ma-i)。
後者為宋人所聞所記稍遲,而較為有名,可謂宋代對今日菲律賓國的泛指通稱。
至元代,另用三嶼、三島之類國名或地名。
明起,則由馳名的呂宋一稱取代。
按漢籍中述及菲島的信史之始,見於文獻通考的四裔考闍婆國條:「又有摩逸國太平興國七年(西元九八二)載寶貨至廣州。」
作為中菲關係信史之始,四裔考曾由聖丁尼譯為法文。
其後美、菲學者譯述涉及摩逸的上文,常混淆聖丁尼等人的考證,指為該年,一艘阿拉伯商船自明多羅(菲島的Mindoro,即摩逸或麻逸考證上,學人同意最多的島名)。
甚或逕以呂宋或馬尼拉一名替代,藉以強調其確在菲島一層,無庸置疑。
又太平寰宇記渤泥國條:「去摩逸三十日,去占城與摩逸同。」
四庫全書提要有云:「麻逸史作摩逸,蓋譯詞對音本無字。」
對照雲麓漫鈔所記宋代常至泉州市易,約三十餘國之中,摩逸列入當在菲島的五國之一。
(吳景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9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