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綱目體】
綱目體,係中國歷史體裁之一重,起於編年、紀傳、典志諸體之後。
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成,為繼春秋經傳編年體後,所撰編年體巨著。
書凡二百九十四卷,別為目錄三十卷,考異三十卷。
晚年又病目錄太簡,更著舉要歷八十卷而未成。
後胡安國又因其遺稿修成舉要補遺若干卷。
朱熹病其繁,謂竊自病記識之弗彊,不能有以領其要而及其詳也。
故嘗過不自料,輒與同志因兩公四書,別為義例,增損檃括,以就此編。
蓋表歲以首年,而因年以著統。
大書以提要,而分注以備言。
使夫歲年之久近,國統之離合,事辭之詳略,議論之同異,通貫曉析,如指諸掌。
名曰資治通鑑綱目。
「凡若干卷。…歲周於上而天道明矣,統正於下而人道定矣,大綱既舉,而監戒昭矣,眾目畢張,而幾微著矣。…」朱子此作乃就司馬光原著略更體例,使綱舉目張,簡約易省。
不過為提綱挈領之作,以便省覽而已。
內容依原書之舊,而體例上則屬創新也。
朱書既行,讀者便之,後世仿之者遂多。
如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以紀宋徽、欽、高宗三朝與遼、金關係;
清乾隆敕撰通鑑綱目三編,以紀明事皆是。
(徐文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8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