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斡耳朵】
斡耳朵,即古(匈奴)龍庭單于庭之河套。
降及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洲,均稱斡耳朵(Ordu)即宮之義。
各族斡耳朵之稱,匈奴稱龍庭(Tenggre)、鮮卑拓跋氏稱皇天后土、土耳其稱為天庭(Orda)、通古斯稱窩集(勿集)、契丹人稱為斡魯朵、女真人稱斡里朵、蒙古人稱斡耳朵。
斡耳朵之義:匈奴為君主,通古斯為集合,土耳其為中央,契丹為行帳,蒙古為宮廷,滿洲為宮殿。
蒙元為遊牧民族,其部酋行止不一,故其斡耳朵計:太祖第一斡耳朵(大斡耳朵)在盧朐河(額爾古納河,即烏古迺河);
第二斡耳朵在薩里川哈志徒之行宮;
第三斡耳朵在土拉河東庫倫之地;
第四斡耳朵在乃蠻(科布多)兀里朵。
太宗曾有四季行宮,春居和林(Caracouroun)、夏居月兒滅怯土(Ormaktoua),一名昔刺斡耳朵、秋居闊闊(Koko)湖附近、冬居汪吉(Ong-ki)。
定宗為伊米耳(Imil)。
憲宗之斡耳朵與太宗同。
世祖斡耳朵與太祖同。
蒙元斡耳朵可能源於遼代斡魯朵。
如遼史營志序:有遼始大,設制尤密,居有宮,謂之斡魯朵,出有行營,謂之捺缽,遼太祖立斡魯朵法,裂州縣割戶丁,以為強幹弱枝。
(趙振績)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2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