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臺城】
東晉南朝稱建康都城內之宮城為臺城。
三國初期,孫權自武昌遷返建業,改孫策的討逆將軍府第為太初宮,四周圍築宮牆,赤烏十年(西元二四七)改建太初宮,翌年完成,周圍五百丈,南面開有五個宮門,中門為公車門,東、西、北各開二門,分別名曰蒼龍門、白虎門與玄武門,正殿曰神龍殿。
太初宮東面與北面為苑城是宮省花園區,孫皓時在太初宮東部興建昭明官,太初宮、昭明官與苑城組成東吳的宮城,其位置在都城的中間偏北部分,面積約占建業的四分之一。
東晉南渡初期,仍使用東吳舊有的宮城,蘇竣之亂,燬於戰火,亂後謝安當政時進行擴大改建,在苑城和昭明宮的基址上修建規模宏大的建康宮,有大小殿宇三千五百間,正殿稱太極殿,南面正門曰大司馬門,左為南掖門,東西各開東華門、西華門,北面為大通門,梁武帝時建同泰寺與大通門相對。
建康宮周長五里。
臺城內殿廡,南朝歷代均有增建,競誇華麗。
梁武帝將臺城城牆增為三重,又擴建太極殿為十三間。
侯景叛變,攻破建康都城,作長圍攻臺城,晝夜不息,城陷,梁武帝被侯景軟禁於臺城淨居殿,兩個月後老病餓死。
經過前後三年的侯景之觀,三百餘年的都城建康及宮省所在的臺城,遭受決定性的破壞。
(劉顯叔)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30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