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地毯編織工藝】
地毯是室內裝飾產物,室內舖設一席藝術地毯,在觀瞻上即有不同的感受,它不但具有裝飾意味且兼實用的價值。
我國地毯織物素負盛名,以新疆、甘肅為發源地,嗣後遍及西北各牠。
織工細膩,花樣新奇,尤具地方色彩,甚獲西歐諸國人士賞識,清光緒二十九年(西元一九○三年),聖路易萬國博覽會,我國地毯曾獲得第一獎。
地毯是以棉線或料,及羊毛為編織材料,現代又以人造耐隆類為材料,同時由昔日手工改用機器操作,惟在使用價值方面,仍不如手工時代織造那樣結實美好。
現將我國古法織造地毯過程簡介之:一,掛經:將經線圍繞於木機上下兩橫木。
並於經線上畫妥圖樣。
二、打底:在適當距離將經緯線繫緊,以鐵抓加重力量固定之。
三、栓頭:用線一條於毯末端塞於前後兩經線間,以栓頭法由左而右打成結,在第一排緯線上打個結,然後再拉第二排緯線塞入。
四、線結:用各色線段按照圖樣,在經線上打結,隨手以刀截斷。
五、過緯:在每次線結一層完畢,將拉交後再向前一拉,經線則互分兩層,以緯線過之。
六、修整:剪平線結後取下機展平,修整圖樣枝節部分,使其呈露逼真,最後掃邊即成。
(張長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4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