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毋忘在莒】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4 10:11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毋忘在莒】

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是中華民國先總統蔣公視察金門時提出的號召。

 

前金門防衛司令胡璉將軍著「金門憶舊」說:中華民國三十九年及四十年,蔣總統兩度視察金門,金門父老上書,請求賜訓,俾垂永久。

 

俄頃,蔣公親題「毋忘在莒」四字,旁署姓名及年月,賜下。

 

胡將軍乃在太武山顛選定一南向矗立之大石,鳩工鐫刻。

 

其石在太武山顛中央,群峰屏峙,壁立千仞,俯臨萬方,雄巍廣闊,氣象萬千,面對南海,碧波萬頃,左前海印寺,香火鼎盛,右前蟹眼泉,源細流長,翠松初栽,階道新闢,誠為金門聖地。

 

四十六年,蔣公三蒞金門,頗讚佳景。

 

因命秦孝儀先生撰「毋忘在莒本義」:詳敘田單以莒及墨兩城為憑,大敗燕人,收復七十餘城,復興齊國,「毋忘在莒」之意義在此。

 

按戰國策齊策一:齊有城百二十,燕下齊七十餘城後,齊尚存四十餘城。

 

莒、墨二城,原是莒與萊二國都城,故史家獨稱之。

 

綜戰國策齊、燕策及史記齊、燕世家載:燕昭王二十八年丁丑(西元前二八四年)命樂毅為上將軍,合燕、秦、魏、趙、韓五國之兵攻齊於濟西(今山東聊城附近),齊師大潰。

 

樂毅乘勝下齊七十餘城,置郡縣而屬之燕,獨聊、莒、墨三城未下。

 

齊士大夫軍民多奔避後二城之海隅上。

 

齊宗室田單賢能從而領導之,在墨抗燕。

 

及燕昭王死(昭王三十三年),子惠王立。

 

惠王為太子時與樂毅有隙,及位因疑毅。

 

田單因縱反間,間燕君臣,惠王遂以騎劫代將,樂毅奔趙,燕之國事因而大壞。

 

田單復用計欺詐騎劫,用火牛大破燕軍(前二七八),收復齊七十餘城,復興齊國。

 

此一史事,頗類似今日臺灣與大陸情況,故蔣公以此號召國人。

 

(李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39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