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秦相呂不韋輯,智略士作,漢高誘注,凡十二紀、八覽、六論。
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
太子政立為王,尊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強,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
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同此,以八覽為首,故世稱「呂覽」,然漢書藝文志雜家載呂氏春秋二十六篇,不稱呂覽,自漢以來遂皆以呂氏春秋為正名,蓋為漢儒附會孔子春秋紀元之義而予以易定者。
此書上觀太古,刪拾春秋,集六國時事,分篇極為整齊,十二紀紀各五篇,唯季冬紀第十二多「序意」一篇。
六論論各六篇,八覽覽當各八篇,今第一覽止七篇,凡一百六十篇。
漢高誘呂氏春秋序云:「此書所尚,以道德為標的,以無為為綱紀,以忠義為品式,以公方為檢格,與孟軻、孫卿、淮南、揚雄,相表裏也。」
誘序中自言嘗為孟子章句及孝經解等,今已不見,世所傳誘注國策,亦非真本,唯此書及淮南王書注,最為可信。
(甲凱)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10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