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施琅】
施琅(西元一六二一~一六九六年),字尊侯,號琢公,福建晉江人。
明末,泉郡山寇四起,琅年少從戎,屢著戰功。
鄭成功起兵安平,琅及弟顯偕往投效,成功禮遇甚渥,琅善用兵,恃才傲物。
有標兵得罪,求容於成功,琅以申軍法,違令擒斬之,成功殺琅父及顯,琅以計得脫,降清。
順治十三年(一六五六),琅敗鄭部於福州,以功陞同安總兵。
康熙元年(一六六二),擢福建水師提督。
二年,攻取金、廈兩島。
四年,掛靖海將軍印,疏請攻臺,眾謂臺灣懸絕海外,形勢天險,可撫決不可征,於是令撤水師提督,盡焚戰船,以示無東征之意,調琅為內大臣。
二十年,清廷決意征臺,授琅為水師提督。
二十二年六月中旬興師,琅自銅山率戰船六百,兵六萬餘,與明鄭部將劉國軒會戰於澎湖,國軒遁走臺灣,克塽從國軒之議,遣使奉表至澎湖請降,八月十八日,琅至臺灣,並致祭於成功之廟。
琅受封靖海侯,世襲罔替。
廷議棄臺,琅上臺灣棄留疏,遂罷棄臺之議,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
又以鄭氏賦重,奏請減臺灣地租。
二十四年,請申嚴海禁,三十五年卒,年七十六,諡襄壯。
撰靖海紀事。
(楊緒賢)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6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