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京張鐵路】
京張鐵路,即自北平至張家口之路段,後為平綏鐵路之前部分。
此段鐵路之興建。
係由督辦鐵路大臣袁世凱於光緒二十九年(西元一九○三)所建議。
初,英國欲承建此路,但清廷曾與俄人有長城以北鐵路不能由他國承辦之議,因此俄人乃出面反對。
交涉經年,始議定不用外籍工程師,以杜俄人之藉口。
光緒三十一年,遂設京張鐵路局,派陳昭常為總辦,詹天佑為總工程師,是年九月開工。
宣統元年(一九○九)完竣,是為中國人自備工款自築鐵路之始。
京張路段中,南口以上至康莊,路線盤山上升,中綏關溝及蛇腰灣老龍背等處,坡度陡峻。
當時測有數線可圖繞避者,亦皆崎嶇之山路,施工之困難度不得稍減。
詹氏乃決定直通居庸關八達嶺,取道青龍橋之東溝,用三十升一之高坡及之字形路線,復鑿八達嶺隧道,方將難工克服。
此路為我國鐵路中坡度最大者,其時人才缺乏,外籍工程師亦感困難,詹氏乃實地訓練助手,及此路完工,此批助手乃成為後來中國鐵路工程之「前輩」。
詹氏自此成為中國名人,在其歿後,工程界人士在此路青龍橋站建立詹氏銅像,以資瞻仰。
(王綱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7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