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
庚子拳變爆發,俄國乘機出兵,強佔我東北三省全部,並藉著談判,大施恫嚇,冀圖脅迫清廷屈服,達成其獨佔滿洲利益的迷夢。
主其事者,則為俄財政大臣威特(Witte)。
辛丑和約成立後,俄兵仍不肯撤退,並提出撤兵問題的四條款,其中「道勝銀行獨佔東北鐵路工業」一條,尤為苛刻。
李鴻章不肯應允,劉坤一亦表反對。
俄使一再相逼,致李鴻章憂病而卒。
光緒二十七年(西元一九○一年)十一月,中俄繼續交涉,英、日、美皆促請中國注意自己主權與各國利益。
旋英日同盟成立,遠東局勢轉變,美國亦抗議俄獨佔東三省工商業利權,德國別有懷抱,不肯為俄之助,俄在外交上頓感孤立,不得不暫示讓步。
光緒二十八年三月一日(一九○二年四月八日),「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終於在北京簽字。
重要內容有下列四項:一、俄允在東三省各地恢復中國權勢。
二、俄允於十八個月內,分三期撤退奉天西南至遼河、奉天其餘各地及吉林、黑龍江駐軍。
三、俄軍未退之際,中俄商定東北兵數;
全退之後,由中國將駐兵之數,知照俄國。
四、山海關至營口新民鐵路由中國保護,並賠償俄國重修及養路費。
將來東三省南段續修鐵路,由中俄商辦。
這個條約,俄國並無履行誠意;
其目的僅為緩和國際壓力而已。
(王聿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