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校注醫醇賸義 卷四 水脹111】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9-14 10:33
標題: 【校注醫醇賸義 卷四 水脹111】

校注醫醇賸義 卷四 水脹111

 

 

經曰︰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

 

蓋上既目腫,下又脛腫,中則腹大,水氣已遍行周身,此必中州脾胃先敗,土不勝水,日積日甚,泛濫不收。

 

其頸脈動而時咳,乃橫流溢出,犯胃射肺。

 

病勢至此,危急之至,原非尋常之劑可以取效,但舟車、疏鑿等法,又過於峻猛,誠恐水氣雖去,元氣隨亡,仍歸於敗耳。

 

消陰利導煎主之。

 

消陰利導煎(自製) 當歸(二錢) 茯苓(三錢) 白朮(一錢五分) 廣 皮(一錢) 濃朴(一錢)肉桂(五分) 附子(八分) 木通(一錢五分) 大腹皮(一錢五分) 牛膝(一錢五分)澤瀉(一錢五分) 車前(二錢) 鮮薑皮(一錢) 苡仁(一兩煎湯代水) 本方以桂、附為消陰之主藥,以茯苓、薑皮、腹皮、澤瀉、車前、苡仁、木通為利導之整隊,以當歸、白朮、廣皮、濃朴顧氣血而調脾胃,是速戰速決,堂堂正正之師。

 

祖怡注。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