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三十九草部下蜀漆】
蜀漆
其根名常山。
稟天地陰寒之氣,味苦、辛、寒、有毒。
苦泄辛散,故善逐飲,陰寒祛熱,故善破瘴 。
入口即吐,其性暴悍可知。
古方治瘧多用,蓋以嶺南西粵鬼方山嵐瘴氣所感,充於營衛皮膚之間,欲去皮膚毛孔中瘴氣根本,非常山不可以。
性能祛逐祛痰積飲,善散山嵐瘴 也。
蜀漆,系常山苗,散火邪錯逆,破癰瘕 堅痞結積凝,蟲毒鬼疰久瘧,兼治咳逆亦調,切勿服多。
亦防惡吐。
常山截溫瘧吐痰沫殊功,水脹堪逐,鬼蟲能消,勿熱下咽。
露宿才投,故老人病久尤宜戒服,蓋陰毒暴悍之草,雖能破瘴逐飲,善治久瘧,須在發散表邪,提出陽分之後用之。
但最損真氣,倘瘧非因瘴氣,老痰積飲者,勿輕用之,功不掩過者也。
按,常山截瘧疾甚效者,蓋瘧疾必有黃涎聚於胸中,故曰:「無痰不成瘧」。
且弦脈主痰飲,而瘧脈必弦,常山善去老痰積飲,故為瘧家要藥。
必須好酒炒透,否則令人吐也。
若同參術,則既可去病,復可御其猛烈之性矣。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4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