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外科鈐下瘡六十九】
●立齋曰:瘡生於兩,初起赤腫,久而腐潰,或津淫搔癢,破而膿水淋漓。
蓋因飲食起居,虧損肝腎,或因陰火下流,外邪相搏而致。
外屬足三陽濕熱可治,內屬足三陰虛熱難治。
若初起惡寒壯熱,焮腫作痛者,屬濕熱,用檳蘇散。
若漫腫作痛,或不腫不痛者,屬陰虛,用補陰八珍湯。
若膿水淋漓,體倦食少,內熱口乾者,屬脾虛,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酒炒白芍藥。
若午後熱,或作痛,頭目不清者,屬陰火,前湯加酒炒黑黃檗及六味地黃丸。
若午後發熱,至子時方止,是血虛,前湯加芎,歸,熟地。
若鬱結傷脾而甚者,用歸脾湯加柴胡,山梔。
若怒動肝火而甚者,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山梔,黃芩。
若內熱口乾,肢體倦怠,或痰涎上升,或口舌生瘡,屬脾腎虛熱,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
若患處黑黯,肢體畏寒,飲食少思,屬脾腎虛敗,用八味地黃丸。
若誤用攻伐,復損胃氣,絕其化源,治亦難矣。
●鴻臚翟少溪兩生瘡,漸至遍身發熱,吐痰,口燥咽乾,盜汗心煩,溺赤足熱,日晡益甚,形體日瘦。
此腎經虛火也,用六味丸,不一月諸證悉退,三月元氣平復。
陳湖陸懋誠素因陰虛,過飲入房,發熱腿痛似瘡,用發表之劑,兩腿腫黯,熱氣如霧,欲發痙,脈皆洪數,兩尺尤大。
余曰:屬足三陰虛,酒濕所乘,元氣損而邪益甚耳。
用十全大補加山藥,山茱萸,附子一劑,脈證頓退,卻去附子,又二劑全愈。
薛按。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