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七必集雜證謨鼻證論治共六條】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5 20:57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七必集雜證謨鼻證論治共六條】

景岳全書-卷之二十七必集雜證謨鼻證論治共六條

 

 

1.鼻塞證有二:凡由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腠理,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此證多在太陽經,宜用辛散解表自愈,如川芎散,神愈散,及麻黃,紫蘇,荊芥,白之類皆可擇用。

 

若由火邪上炎而鼻塞者,單宜清火。

 

火之微者,多近上焦,出自心肺,宜清化飲,黃芩知母湯之類主之。

 

火之甚者,多出陽明,或微兼頭痛,宜竹葉石膏湯,涼膈散之類主之。

 

若風寒兼火者,即防風通聖散之類亦可用。

 

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者多風寒,當以此辨之。

 

2.鼻涕多者,多由於火,故曰:肺熱甚則鼻涕出。

 

由此觀之,則凡無故多淚及多口涎者,亦多屬肝脾之火,皆其類耳。

 

3.鼻淵證,總由太陽,督脈之火,甚者上連於腦,而津津不已,故又名為腦漏。

 

此證多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熱物,或火由寒鬱,以致濕熱上薰,津汁溶溢而下,離經腐敗,有作臭者,有大臭不堪聞者,河間用防風通聖散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以治之。

 

古法有用蒼耳散治之者。

 

然以余之見,謂此炎上之火,而治兼辛散,有所不宜,故多不見效,莫若但清陰火而兼以滋陰,久之自寧,此即高者抑之之法,故常以清化飲加白蒺藜五錢或一兩,蒼耳子二三錢。

 

若火之甚者,再以清涼等劑加減用之,每獲全愈,或用<宣明>防風湯之意亦可。

 

但此證一見,即宜節戒早治,久則甚難為力也。

 

凡鼻淵腦漏,雖為熱證,然流滲既久者,即火邪已去,流亦不止,以液道不能扃固也。

 

故新病者,多由於熱,久病者,未必盡為熱證,此當審察治之,若執用寒涼,未免別生他病。

 

其有漏泄既多,傷其髓海,則氣虛於上,多見頭腦隱痛及眩運不寧等證,此非補陽不可,宜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

 

又<醫學正傳>有腦漏秘方,亦可檢用。

 

4.鼻齆瘜肉,阻塞清道,雖鼻為肺竅,而其壅塞為患者,乃經絡肌肉之病,此實陽明熱滯留結而然。

 

故內治之法,宜以清火,清氣為主,外治之法,宜以黃白散,及<千金>瘜肉方雄黃散,或<簡易>瘜肉方之類主之。

 

5.酒皻赤鼻,多以好酒之人,濕熱乘肺,薰蒸面鼻,血熱而然;或以肺經素多風熱,色為紅黑而生皻癤者亦有之。

 

內宜涼血清火,外宜硫磺散,白礬散之類主之。

 

6.鼻證,詳見血證門。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