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卷之十從集雜證謨諸風論續命等湯】
按歷代相傳治中風之方,皆以續命等湯為主。
考其所自,則始於[金匱要略]附方中,有[古今錄驗]續命湯。
然此必宋時校正之所增,而非仲景本方也。
此自隋唐以來,則孫氏[千金方],乃有小續命,大續命,西川續命,排風等湯。
故後世宗之,無不以此為中風主治矣。
夫續命湯以麻黃為君,而以薑,桂并用,本發散外邪之佳方也。
至小續命,大續命,西川續命等湯,則復加黃芩以兼桂附。
雖曰相制,而水火冰炭,道本不同。
即有神妙,終非余之心服者。
其他無論。
獨怪乎河間,東垣,丹溪三子者,既於中風門,皆言此病非風矣,而何於本門皆首列小續命湯;而附以加減之法曰:無汗惡寒,麻黃續命湯;有汗惡風無熱,桂枝續命湯;有汗身熱不惡寒,白虎續命湯;有汗身熱不惡風,葛根續命湯;無汗身涼,附子續命湯。
若此諸法,但用治外感則可,用治內傷則不可。
而三子之卷卷不舍者,皆此數方。
又何前後之言不相應耶?
再如大秦艽等湯,在[機要][發明]俱云:治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如是血弱不能養筋,宜養血而筋自榮,以大秦艽湯,羌活愈風湯主之。
夫秦艽湯雖有補血之藥,而寒散之劑居其半。
夫既無六經之外邪,而用散何為也?
既無阻隔之火邪,而用寒何為也?
寒散既多,又果能養血氣而壯筋骨乎?
秦艽湯且不可,愈風湯則尤其不可者也。
吾不知用此法者,果出何意?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