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逆數論二十】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2 19:10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逆數論二十】

景岳全書-卷之二入集傳忠錄中逆數論二十


予嘗讀《易》而聞諸夫子曰: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

由是默會其理,而知天人之道得以無窮無息者,無非賴此逆數耳。

何也?

蓋自太極初分,兩儀以判,一動一靜,陰陽見矣。

陰陽之體為乾坤,陰陽之用為水火。

乾坤定對待之交易,故一在上而一在下;水火蕩流行之變易,故一主降而一主升。

夫如是,斯得循環無已。

總之而為天道,散之而為人道,而大《易》之義,所以無微不在也。

姑無論其他,而但以性理明之,則總由變易之數。

夫變易之數,即升降之數也。

變易之所以無窮者,降以升為主,是即所謂逆數也。

若無此逆,則有降無升,流而不返,而大道如環,何所賴乎?

由是逆順交變,則陽與陰對,熱與寒對,升與降對,進與退對,成與敗對,勤與惰對,勞與逸對,善與惡對,生與死對,凡此一逆一順,其變無窮。

惟從逆者,從陽得生;從順者,從陰得死。

君如不信,第詳考伏羲卦氣之圓圖,其義昭然可見也。

觀其陽盛之極,自夏至一陰初姤,由五,六,七,八,歷巽,坎,艮,坤,天道從西右行,則陽氣日降,萬物日消者,此皆順數也。

順則氣去,即從陰得死之道也。

幸而陰剝之極,自冬至一陽得復,由四,三,二,一,歷震,離,兌,乾,天道從東左旋,則陽氣日升,萬物日盛者,此皆逆數也。

逆則氣來,即從陽得生之道也。

此天道之微,固如是也。

若以人道言之,則人道本乎天道,天心即是人心。

第天有陰霾,能蒙日月,人有愚昧,能勝聰明。

故每多從順者,喜其易也,喜其逸也;每多避逆者,畏其難也,畏其勞也。

彼大人之見則不然,如尊貴莫若帝王,可以逸矣,可以縱矣,而堯舜之惟微惟危,顧何必諄諄乎在念?

智慧莫若聖人,可無勞矣,可無畏矣,而孔子之戒慎恐懼,又何必卷卷乎在心?

此無他,惟其代天功,主人極,總知夫順不可從,從順則流,逆不可舍,舍逆則退也。

由此觀之,乃知士而舍逆,則有屈而無伸;農而舍逆,則有種而無穫;工而舍逆,則有粗而無精;商而舍逆,則有散而無聚。

再由此而推廣之,則凡曰修身齊家,凡曰治國平天下,進一步則日以就成,退一步則日以就敗,有源有流,其可任其長逝而不思砥柱之良圖乎!

此人道之攸係,又如是矣。

然言天言人,總言夫生道也。

而保生之道,莫先於醫,醫欲保生,其堪違陽道乎?

其堪倍逆數乎?

然醫貴圓通,安容執滯,非曰盡不從陰也,從陰正以衛陽也;非曰盡不用順也,用順亦以成逆也,性命玄關,此為第一。

獨念有醫名丕著之輩,猶然昧此,而妄言左道,留傳至今,因致傷生遺害非淺者,謂非軒岐之魔不可也。

嗟!嗟!

有心哉其誰乎?

苟得其人,可與談還悟道矣,儻亦以吾言為然不。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