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一入集傳忠錄上裏證篇】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9-2 16:45
標題:
【景岳全書-卷之一入集傳忠錄上裏證篇】
【
景岳全書-卷之一入集傳忠錄上裏證篇
】
裏證者,病之在內在臟也。
凡病自內生,則或因七情,或因勞倦,或因飲食所傷,或為酒色所困,皆為裏證。
以此言之,實屬易見,第於內傷外感之間,疑似之際,若有不明,未免以表作裏,以裏作表,乃致大害,故當詳辨也。
身雖微熱,而濈濈汗出不止,及無身體痠疼拘急,而脈不緊數者,此熱非在表也。
證似外感,不惡寒,反惡熱,而絕無表證者,此熱盛於內也。
凡病表證,而小便清利者,知邪未入裏也。
表證已具,而飲食如故,胸腹無礙者,病不及裏也。
若見嘔惡口苦,或心胸滿悶不食,乃表邪傳至胸中,漸入於裏也。
若煩躁不眠,乾渴譫語,腹痛自利等證,皆邪入於裏也。
若腹脹喘滿,大便結硬,潮熱斑黃,脈滑而實者,此正陽明胃腑裏實之證,可下之也。
七情內傷,過於喜者,傷心而氣散,心氣散者,收之養之。
過於怒者,傷肝而氣逆,肝氣逆者,平之抑之。
過於思者,傷脾而氣結,脾氣結者,溫之豁之。
過於憂者,傷肺而氣沉,肺氣沉者,舒之舉之。
過於恐者,傷腎而氣怯,腎氣怯者,安之壯之。
飲食內傷,氣滯而積者,脾之實也,宜消之逐之;不能運化者,脾之虛也,宜煖之助之。
酒濕傷陰,熱而煩滿者,濕熱為病也,清之泄之;酒濕傷陽,腹痛瀉利嘔惡者,寒濕之病也,溫之補之。
勞倦傷脾者,脾主四肢也,須補其中氣。
色慾傷腎而陽虛無火者,兼培其氣血;陰虛有火者,純補其真陰。
痰飲為患者,必有所本,求所從來,方為至治。
若但治標,非良法也。
詳具本條。
五臟受傷,本不易辨,但有諸中必形諸外,故肝病則目不能視而色青,心病則舌不能言而舌赤,脾病則口不知味而色黃,肺病則鼻不聞香臭而色白,腎病則耳不能聽而色黑。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