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十五 五臟六腑病諸候 四、肺病候514】
四、肺病候
肺象金,旺受於秋。
其脈如毛而浮,其候鼻,其聲哭,其臭腥,其味辛,其液涕,其養皮毛,其藏氣,其色白,其神魄;手太陰其經。
與大腸合,大腸為腑主表,肺為臟主裡。
肺氣盛,為氣有餘,則病喘咳上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 、脛、足皆痛,是為肺氣之實也,則宜瀉之;肺氣不足,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是為肺氣之虛也,則宜補之。
受於四時︰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受於夏;夏不死,持受於長夏;起受於秋。
受於日︰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受於丙丁;丙丁不死,持受於戊己;起受於庚辛。
受於時︰下晡慧,夜半靜,日中甚。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禁寒飲食、寒衣。
肺部,在右手關前寸口是也。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
秋以胃氣為本。
秋,肺金王,其脈浮澀而短,是曰平脈也。
反得浮大而洪者,是心之乘肺,火之克金,為大逆,十死不治也;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肺,子之扶母,病不治自愈;反得緩大而長阿阿者,是脾之乘肺,母之歸子,雖病當愈;反得弦而長者,是肝之乘肺,木之陵金,為微邪,雖病當愈。
肺脈來泛泛而輕,如微風吹鳥背上毛。
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盡。
病肺脈來,上下如循雞羽,曰肺病。
肺病,其色白,身體但寒無熱,時時欲咳,其脈微遲,為可治。
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秋胃微毛曰平,胃氣少毛多曰肺病,但如毛無胃氣曰死。
毛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膚。
其色赤白不澤,毛折乃死。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多語則氣爭,肺脹口燥。
又云︰秋三月,此為容平。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使志安寧,以緩秋形。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
此秋氣之應也,養收之道也。
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
《養生方‧導引法》云︰肺臟病者,體胸背痛滿,四肢煩悶,用噓氣出。
又云︰以兩手據地覆之,口納氣,鼻出之,除胸中、肺中病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