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病源候論 卷三 虛勞病諸候上虛勞候60】
虛勞病諸候上(凡三十九論)
虛勞候
夫虛勞者,五勞、六極、七傷是也。
五勞者︰一曰志勞,二曰思勞,三曰心勞,四曰憂勞,五曰瘦勞。
又,肺勞者,短氣而面腫,鼻不聞香臭。
肝勞者,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
心勞者,忽忽喜忘,大便苦難,或時鴨溏,口內生瘡。
脾勞者,舌本苦直,不得咽唾。
腎勞者,背難以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黃而有餘瀝,莖內痛,陰濕,囊生瘡,小腹滿急。
六極者,一曰氣極,令人內虛,五臟不足,邪氣多,正氣少,不欲言。
二曰血極,令人無顏色,眉發墮落,忽忽喜忘。
三曰筋極,令人數轉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
四曰胃極,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動。
五曰肌極,令人羸瘦,無潤澤,飲食不為肌膚。
六曰精極,令人少氣吸吸然,內虛,五臟氣不足,發毛落,悲傷喜忘。
七傷者,一曰陰寒,二曰陰萎,三曰裡急,四曰精連連,五曰精少、陰下濕,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數,臨事不卒。
又,一曰大飽傷脾,脾傷,善噫,欲臥,面黃。
二曰大怒氣逆傷肝,肝傷,少血目暗。
三曰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腎傷,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
四曰形寒寒飲傷肺,肺傷,少氣,咳嗽鼻鳴。
五曰憂愁思慮傷心,心傷,苦驚,喜忘善怒。
六曰風雨寒暑傷形,形傷,發膚枯夭。
七曰大恐懼,不節傷志,志傷,恍惚不樂。
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男子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 。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氣不足,勞則榮氣竭。
脈直上者,遲逆虛也。
脈澀無陽,是腎氣少;寸關澀,無血氣,逆冷,是大虛。
脈浮微緩,皆為虛;緩而大者,勞也。
脈微濡相搏。
為五勞;微弱相搏,虛損為七傷。
其湯熨針石,別有正方。
補養宣導,今附於後。
《養生方》云︰唯欲嘿氣養神,閉氣使極,吐氣使微。
又不得多言語、大呼喚,令神勞損。
亦云︰不可泣淚,及多唾涕。
此皆為損液漏津,使喉澀大渴。
又云︰雞鳴時,叩齒三十六通訖,舐唇漱口,舌聊上齒表,咽之三過。
殺蟲,補虛勞,令人強壯。
《養生方‧導引法》云︰兩手拓兩頰,手不動,摟肘使急,腰內亦然,住定。
放兩肘頭向外,肘膊腰氣散,盡勢,大悶始起,來去七通,去肘臂勞。
又云︰兩手抱兩乳,急努,前後振搖,極勢二七。
手不動,搖兩肘頭上下來去三七。
去兩肘內勞損,散心向下,眾血脈遍身流布,無有壅滯。
又云︰兩足跟相對,坐上,兩足指向外扒;兩膝頭拄席,兩向外扒使急;始長舒兩手,兩向取勢,一一綿急三七。
去五勞、腰脊膝疼、傷冷脾痺。
又云︰跪一足,坐上,兩手髀內卷足,努 向下。
身外扒,一時取勢,向心來去二七。
左右亦然。
去五勞、足臂疼悶、膝冷陰冷。
又云︰坐抱兩膝,下去三裡二寸,急抱向身極勢,足兩向身,起,欲似胡床,住勢,還坐。
上下來去三七。
去腰足臂內虛勞、膀胱冷。
又云︰外轉兩腳,平踏而坐,意努動膝節,令骨中鼓,挽向外十度,非轉也。
又云︰兩足相踏,向陰端急蹙,將兩手捧膝頭,兩向極勢,捺之二七,竟;身側兩向取勢二七,前後劭腰七。
去心勞、痔病、膝冷。
調和未損盡時,須言語不 喜,偏跏,兩手抱膝頭,兩向極勢,挽之三七,左右亦然。
頭須左右仰扒。
去背急臂勞。
又云︰兩足相踏,令足掌合也;蹙足極勢,兩手長舒,掌相向腦項之後,兼至膊,相挽向頭膊,手向席,來去七;仰手,合手七。
始兩手角上極勢,腰正,足不動。
去五勞。
七傷,齊下冷暖不和。
數用之,常和調適。
又云︰一足踏地,一足屈膝,兩手抱犢鼻下,急挽向身極勢。
左右換易四七。
去五勞、三裡氣不下。
又云︰蛇行氣,曲臥以,正身複起,踞,閉目隨氣所在,不息,少食裁通腸,服氣為食,以舐為漿,春出冬藏,不財不養。
以治五勞七傷。
又云︰蝦蟆行氣,正坐,動搖兩臂,不息十二通。
以治五勞、七傷、水腫之病也。
又云︰外轉兩足,十遍引。
去心腹諸勞。
內轉兩足,十遍引,去心五息止。
去身一切諸勞疾疹。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