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脾痛候 治法1804】
脾虛積黃而痛,胃苓湯;胃虛感冷而痛,理中湯。
內傷發熱不食,胃口作痛,補中益氣加草豆蔻,熱痛加梔子、肥子。
心脾中脘當心痛,或痞氣不食,用草蔻炒三棱、白朮各一兩、白豆蔻仁、桂枝、小草遠志、莪朮、丁香、木香、藿香、炊餅丸,梧桐子大,薑湯下三十丸。
實痛者,手不可近,六脈沉細甚,有汗,大承氣加桂;強壯痛甚者,加桃仁、附子。
小腹虛作痛,小建中湯。
寒熱嘔吐而痛,脈沉弦大,柴胡湯。
脾胃不和而痛,大安丸。
冬寒停飲,桂黃散。
咳逆上氣,痰飲心痛,海蛤粉 、栝蔞仁蒂等分,研細和勻,米麵糊為丸服。
丹溪治脾痛用海粉佐以香附末,用川芎、山梔、生薑汁煎辣湯調服為佳。
有脾痛大小便不通者,此是痰隔中焦,氣聚下焦,用草蔻丸,多治氣餒弱人心脾痛妙。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