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盜汗門 藥方1703】
《本草衍義》︰椒目治盜汗切效。
將椒目微炒,研為細末。
每服五分,以豬上唇煎湯調,臨臥服。
蓋椒目行水,又治水腫。
《本草藥性論》︰治盜汗。
牡蠣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白湯下。
一方︰治盜汗。
浮小麥一撮煎湯,調防風、牡蠣末二錢,空心服。
《道藏經》︰治陰汗。
綿黃 淨洗,橫切細,入銚內,滴酒炒乾脆,為末。
以豬心煮熟蘸食之效。
《肘後方》︰治腳汗。
用白礬一兩,水二升煎,洗腳瘥。
一方︰治腳汗。
用白礬、乾葛,等分為咀,每二兩水三升,煎十餘沸,乘熱洗腳,一日二次,經三五日自然無汗。
一方︰治腳汗。
用楊花不拘多水,水煎洗腳,鋪於鞋底中蹉之。
一方︰治腳汗不干。
用燒人場內死尸土灰,鋪於鞋底蹉之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