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自汗門 病機1683】
《內經》曰︰汗者,心之液。
陽加於陰,謂之汗。
又云︰勞則氣耗,喘且汗出。
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行遠,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原病式》曰︰心熱則汗出。
東垣曰︰西南,坤土也,在人則為脾胃。
夫人之汗猶天地之雨,陰滋其濕,則為霧露為雨也。
心為君火,主熱,脾胃屬土,主濕,濕熱相搏,為汗明矣。
經云︰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又曰︰陽氣者,衛外而為固者也。
是以體虛之人,或為風暑濕邪所干,遂使分肉不溫,皮毛不充,腠理不密,開闔不固,則陽氣外泄,而汗為之出也。
又曰︰氣虛則多寒,雖見熱中,蒸蒸為汗,終傳大寒,知始為熱中,表虛亡陽,不任外寒,中傳寒中,多成痺寒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