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錐形飾(玉笄)】 [打印本頁]

作者: ljx0012無知    時間: 2012-8-26 06:27
標題: 【錐形飾(玉笄)】
本帖最後由 ljx0012 於 2012-8-26 22:03 編輯

錐形飾(玉笄)

 












錐形飾(玉笄)...

 

青玉,大部份白化。

 

長條方柱形,前端為方錐體,後端圓鈍,對鑽一橫孔,以兩條橫槽將紋飾部份,區隔三段,各飾獸面紋。

 

後三張為透光的照片。

 

===============

 

1.笄的功用:男子為固冠之笄,女子為安髮之笄。如同現今之髮簪。 

 

2.微透光部份是現今面貌,我覺得原來面貌應該更璀璨翠綠,試想其表面風化成白色,其年代久遠,玉質多少會變。

 

3.玉器的白化現象,是屬於玉石器的次生變化。

 

玉石器的次生變化,是指對玉石在製作成器後,因風化而造成的一切改變的作用與過程。

 

它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造成,玉器的次生變化可以說明器物是經過老化的。

 

因此也可以幫助我們鑑定股器物的真偽。

 

玉石器的次生變化有多種改變:顏色的改變(沁色)、玉質的腐蝕、形狀的改變(變形)、岩理的改變、礦物晶形的改變等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古玉器表面的透閃石礦物結晶生長與古玉器的白化現象。

 

※玉的白化:

 

a.由玉器的次生變化造成:


由於玉石的組成晶形與晶體方向的改變,造成晶間孔隙增加,使光線亂射造成表面層的全反射而形成白化。

 

淺顯易懂的例子;如冰與雪。

 

冰沒有晶間空隙而呈透明或半透明。雪是固體水結晶的疏鬆堆積有大量晶間空隙因而造成光線全反射而呈白色。

 

然而經歷長時間風化形成的次生變化,其器物表面的白色是有光澤的。

 

b.火燒造成:


高溫火燒可造成礦物改變,使透閃石脫水變成透輝石,其白色呈現死白,於器物表面沒有光澤,與次生變化造成的白化很不相同。

 

c.酸腐蝕造成:


酸的腐蝕可造成晶間空隙而白化。

 

由酸造成的白化,器物表面組織疏鬆,失去光澤。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anakus-moonlight/article?mid=3086&prev=3135&next=2345&l=f&fid=6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