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極一病証方論-卷之十-五疸敘論】
五疸敘論古方敘五種黃病者,即黃汗、黃膽、穀疸、酒疸、女勞疸是也,觀《別錄》,則不止於斯。
然疸與黃,其實一病,古今立名異耳。
黃汗者,以胃為脾表,屬陽明,陽明蓄熱,喜自汗,汗出,因入水中,熱必郁,故汗黃也。
黃膽者,此由暴熱,用冷水洗浴,熱留胃中所致,以與諸疸不同,故用黃字目之。
又云︰因食生黃瓜,氣上熏所致。
人或疑其不然,古賢豈妄詮也,必有之矣。
穀疸者,由夫肌發熱,大食傷胃氣,沖郁所致。
酒疸者,以酒能發百脈熱,由大醉當風入水所致。
女勞疸者,由大熱,交接竟入水,水流濕入於脾,因腎氣虛,勝以所勝克入,致腎氣上行,故有額黑身黃之証,世謂脾腎病者,即此証也,其間兼渴與腹脹者,並難治。
發於陰,必嘔;發於陽,則振寒,面微熱。
雖本於胃氣鬱發,土色上行,然發於脾,則為肉疸;發於腎,則為黑疸。
若論所因,外則風寒暑濕,內則喜怒憂驚,酒食房勞,三因悉備,世醫獨麗於《傷寒論》中,不亦濫矣。
學人宜識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