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歷世聖賢名醫姓氏 皇明21】
姓劉氏,諱基,字伯溫,江浙人。
天資博學,文武全材,上窮天道,下極人文。
三教九流,百技之書,過目不忘。
識天子於塵俗中,佐太祖開基,有大勛,不在張良、諸葛之下。
封國公,食祿二千石,辭,改封誠意伯。
常謂︰民生日用之書,先五倫,次醫方,次易數,三者為民立身立命之本。
蓋不可以不敷教而廣其傳也。
集有《經效醫方》《多能鄙事》行世。
丹溪弟子,博學精醫。
洪武中征為太醫院使,眼界無人,及荐蔣用文入院,會談,大喜曰︰吾儒而為醫,茲來共昌吾道,乃國家民命之大幸也。
所著有《訂証丹溪金匱勾玄》三卷,《証治要法》、《証治類方》若干卷行世。
吳郡人,有學不仕,資師於原禮,留心於醫藥,不以勢利,郡守往訪,避之而弗見。
名寅,姑蘇吳縣人。
少習舉業,弗利,遂攻醫。
受業濃禮,得秘傳,治病奇效,醫名大振,永樂征為太醫院御醫。
太宗召入宮診母後,奏六脈離經,將近分解,果得一太子,嘉遷太醫院使。
名武生,句容人。
少明敏,及長博覽經籍,精醫學而造其妙,治療異效,名著四方。
事母至孝。
永樂間遷太醫院判。
仁宗皇帝問保和之要,對曰︰在養正氣,正氣旺,邪氣無由而入,是亦王道之說也。
所著有《治效方書》。
字宗濃,關中人,博覽群書,尤精醫學。
父受業於丹溪之門,及純醫名大著。
所纂《傷寒治例》、《玉機微義》、《醫經國小》行世。
名淵,丹徒人,家世業醫,受淵尤精,永樂間征為太醫院使。
字誠莊,吳郡人,聰明好學,善醫方。
洪武中,肅王疾,召診。
問知平日嗜乳酪,只烹濃茶飲之而愈。
王問,對曰︰茶能滌膈中之膩故也。
王神其術,遂奏授本府良醫云。
太祖高皇帝子,封寧獻王,幼性敏穎,有過人之資,博涉經史,諸子百氏之書,無不該覽,過目輒解奧旨,而各造其妙。
誠哉,宗室之白眉也。
尤以生物為心,獨精於醫方,嘗謂︰人與物均稟化於大君,榮悴之理則一。
人之有身也,七情交激於內,六淫相蕩於外,而疾生焉。
苟不濟以醫藥,則猶顛危而不知扶持也,其可乎哉﹗所著《活人心方》、《乾坤生意》、《肘後》等方行於世。
姓韓,名,西蜀武弁世家,道人。
心存仁愛,好讀詩書,上慕太古高尚之風,精究醫藥活人之術。
所著痰火等論二卷,有以發先聖之蘊,世傳韓氏《醫通》云。
號橘泉,四明人,世業醫,仲寧益精其術,按証用藥有超見,多獲奇效。
永樂間,召至太醫院,京師縉紳諸公咸敬服之,予郡篁墩程尚書為之傳。
名濟,字世仁,余姚人,景泰以孝行聞。
業醫,術盡其妙,詔旌其門。
字楚祥,少孤,承母訓業儒,既而曰︰醫者仁術也。
苟精之,上可以事君親,下可以濟人物,遂深究《素》、《難》之旨。
以醫名淮揚。
正統初,征為太醫。
景泰間,院使董宿荐於上,侍藥奏功,廣收四方明士聚闕下,務以保和聖躬為己任。
成化中,遷南京太醫院判。
吳下人,醫造精微。
弘治間,一教諭羸疾,諸醫議三白湯証,以用之罔效。
復求養正治之,亦用三白湯,只投熟附子二三片,即瘥。
字尚文,號節庵,余杭人。
幼讀儒書,長精醫學,邃究《傷寒》,著有《瑣言》、《殺車槌》、《一提金》、《明理論》,可謂用心之勤,庶為初學規范者矣。
字源潔,混陵人,登永樂間進士,官侍近,奉命四方,其耳目所遇有可利民者,多奏而行之。
然未足以充其志,兼用意於醫,得一藥一方之良,自錄之,所集既富,名曰《衛生易簡方》,具表以進之,刊行於世。
官至禮部尚書。
字汝言,號節齋,浙之慈溪人,擢成化進士。
篤好醫方,而有心得。
今人治痰,例用二陳湯。
綸則不然,謂︰半夏辛燥,惟可以療風濕之痰飲而已。
若老痰痰火,則非所宜,而反致其害。
故製老痰丸方,深得痰火之旨。
惜乎過謂人參殺人,勞怯斷不可用,以致今之人固執虛虛之誤,曷可勝言。
字德美,號益齋,長洲人,幼孤業儒,究精醫道,士夫荐於朝。
雖功不自,嘗慕古人開卷有益之言,書屏以自警。
字魯濟,甌寧人,善醫,察脈逆知生死,立方簡當,不多品而效愈奇。
所集《驗效良方》十卷行於世。
字時雍,長洲人,早以孝友聞,博學精醫,有心得之妙,不泥陳言。
四明人,正統間為太醫院使,深察藥性,博究醫書,治療立方輒有奇效。
故輯《奇效良方》七十卷,今行於世。
字鼎文,蘇州常熟人,累世業醫,至震尤讀書尚氣節。
初以明醫征至京,復以才武從偏師經略西域諸國者三,以功賜三品服,世授蘇州府醫學正科。
著《醫書纂要》等集。
弟性,字鼎志,醫學該博,人稱二難。
今為太倉人。
字元孚,太倉人,少從王安道游,博通儒書,深造醫道,自號婁愚,有《婁愚稿》、《野情集》,蓋醫之白眉也。
字巨源,太倉人,以儒攻醫,數起奇症,有《藥案》藏於家。
字子棋,其先道州人,徙居太倉,世業醫,有名,嘗注疏《洪武正韻》十六卷行世。
字尚齡,號恕齋,嘉定人,世為醫官,至椿尤博極群書,念醫學浩瀚,後學人有望洋之嘆,因搜集諸家精要,附以己意,編集成帙,名《原病集要》二十卷,人多宗之。
字德明,號東谷,以字行,恕齋之侄。
天資明敏,能繼其先世之業,尤精於脈理,察虛實,決死生,如執左契,一時稱明醫者必曰唐德明。
唐德明年既耄而迎者無虛日,戶外履常滿,其侄欽訓繼之,察脈用藥綽有叔風。
字宗尹,號凡谷,太倉人。
自曾祖佐以下,俱隸太醫院,至君業尤精專,為時所宗,歷官院判,常奉旨纂修《本草》,並著《醫學百問》、《脈家典要》及《增定醫學綱目》等書。
字善卿,嘉定人,世為太醫判局,後得闕將仕,家傳,遂業小兒醫,擅一時之譽。
弟,字秀卿,讀書好禮,與兄齊名,而精敏過之。
興府良醫,得《內經》之要旨,該究諸氏方書,治療盡效。
睿宗獻皇帝命選經效奇方,編次成書,共捐民瘼。
世宗繼念生氏疾若,復梓頒行天下,名《醫方選要》。
名紳,字大章,別號警庵,順天人。
公性資敏慧,少習儒,既成棄去,究心醫術,深契軒岐奧旨。
漢唐以下,諸名家論說罔不參互考訂,以求至當,故診視輒有奇效。
上嘉悅之,累升禮部尚書,贈太子太保,恩封三代,卒謚恭僖。
名己,字新甫,號立齋,吳郡人。
性質敏穎,見識聰明,於醫極精。
故謂十三科要皆一理,因見外科之醫,固執《局方》,不循表裡虛實經絡之宜,而誤人者眾。
遂大發所蘊,皆以內外合一之道,對証處方,隨手而愈。
嘉靖初,征為太醫院使。
著有《外科心法》、《發揮精義》等書,凡十餘種,誠明時名醫之冠,而有功於先哲後昆者也。
務外科者,不可不知。
河內人,名塘,學究天人,擢弘治康海榜進士,入翰林,歷升都御史,守身之潔,一介不取;蹈道之堅,終日不待。
性天悃,了無外慕,方書調攝尤究心焉。
蓋以醫道切於養生,且可寓濟物之仁也。
遂燭精微,發前聖之未發,開後學之晦盲。
觀其著傷寒三陽咳嗽相火等論可知矣。
嘗謂士君子平居,略不留意於醫,一旦有疾,乃委死生於庸醫之手,豈不誤載﹗其集曰《柏齋三書》。
新安槐塘人,號松崖,登成化甲辰科李 榜進士。
為人愷悌,性好醫方,心存仁濟,所著有《松崖醫徑》四卷。
姓盛,名端明,號玉華子,潮陽人,登弘治壬戌進士。
性好醫方,有求療不分貴賤,即與藥。
官至禮部尚書。
著有《醫抄》百四十卷,並《撮要》等書。
名可學,號惠岩,無錫人,登弘治乙丑進士。
篤好醫方,遇疾不分貴賤,輒施藥。
以《醫方選要》並秋石紅鉛進上,擢禮部尚書。
壽八十餘,髭鬢未白。
名應奎,號東谷,洛陽人,登正德辛巳進士。
好醫方,以活人為心,有疾者不限高卑,即與方藥,官至戶部尚書,著有《醫家大法》、《大旨必用》等書若干卷。
字天民,號恆德老人,浙之義烏人,世業醫。
搏幼穎悟,承家傳之學,深究《素問》,治效益高。
晚年八旬,著有《醫學正傳》,今行世。
新安古歙人,世以醫鳴,至彥功益著,遐邇求療,日益效眾。
朝廷聞而征,官太醫院,辭歸,編述《傷寒類証便覽》十卷,今行世。
字約之,號古庵,新安休陽人。
博學精醫,常游河洛,寓陳留,名著中原。
所集《丹溪心法附餘》、《脈藥証治》、《傷寒地理》等書行世。
字良吉,號岩泉,新安岩鎮人,精醫極深,遂造其妙。
所治無不活者,不許治者必死,立方立言,悉契《內經》之要旨,濟眾良多。
字時澤,號○ 川,浙之義烏人。
敏穎博學,下問謙恭,醫術甚精,且不自足,活人不伐。
著《醫學集成》。
姓汪氏,名渭,字以望,人稱古朴先生,新安祁門人。
少習儒業,精醫學,存心濟物,志不在名,活人甚多。
姓汪氏,名機,字省之,渭之子,業春秋,補邑庠生,習父醫,尤得其精妙。
郡人求治,多效,日益眾,居士弗容辭。
既而曰︰仕不至相,則其澤之所及,不若醫之博也。
遂棄儒就醫,大肆力於《素》、《難》諸書,罔不考訂。
歷紀所療為《石山醫案》,編次《素問鈔》、《運氣易覽》、《推求師意》、《痘治理辨》、《本草會編》等數十卷行世。
名偉,號杏莊,其先姑蘇人,世業儒醫,從龍北上,屢世官太醫院。
至公尤精顯,存心以仁,忠孝兼盡。
侍世宗皇帝,用藥輒建天和,簡擢銀台通政使。
大小臣工有疾求藥,無不刻期獲愈。
性行純濃,謙和極至,有因七情而感疾者,諸醫不能治。
公先慰之以善言,次投之以藥餌,而陳痼久疾罔不即愈如釋。
其嘉言善行,殆非此所能盡書,自有巨卿為之椽傳。
字邦貢,號意庵,新安祁門人。
篤志學古,肆力詩文,究《素問》諸子之書,得醫之奧,治療輒有神效,存濟甚多。
嘉靖中擢太醫院,入聖濟殿,醫太子有功,升御醫,名益著。
字子良,號心谷,新安祁門人,機之族彥。
幼從兄宇習舉子業,穎敏夙成,後棄儒就醫。
潛心《內素》,有神領心得之妙,証王氏之謬注,如分鱗介於深泉淨瀅之中。
誠有功於軒岐,啟迪天下後世醫學,如瞽復明,《質疑》、《尺寸》等論可見矣。
為人質實,不以有學自矜,從游者甚多。
所著《醫學質疑》、《統屬脈法》、《証治要略》等書行世。
姓高,名武,四明人,精醫藥,尤工於針灸。
所學悉宗《素問》,故其醫療效,而所言皆正,著有《素問捷徑》、《針灸節要聚英》等書,行於世。
字度卿,號方山,真州人,世業醫,至渠尤精。
叩疑於潘者大,年老,醫實精妙,深究軒岐之秘,門無問病者,憤然以其所得於古先聖賢之旨,盡以授渠,渠遂診疾如附應云。
字叔旦,號斗岩,真州人,早以孝友聞,篤好醫,遂精妙,遐邇求療者,景以南北異宜,治之輒效。
人咸敬服之。
號雲洲,杭州仁和人,世業儒醫,至中尤顯,所著《明醫指掌》十卷,有謂審八脈以明八要,可為後學之指南。
號長塘,新安古歙人,醫有真見,用方簡當,求療者甚眾。
年雖耄,視疾製劑,極其精妙。
字用良,號雪窗,休陽人,家世業儒。
忠性好醫,以戴人汗吐下法,而補之以利溫和方,足以盡其醫道之妙,名曰《醫學權衡》行世。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