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溫病條辨 下焦篇 飲家反渴,必重用辛50】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8-15 20:54
標題: 【溫病條辨 下焦篇 飲家反渴,必重用辛50】

溫病條辨 下焦篇 飲家反渴,必重用辛50

 

 

飲家反渴,必重用辛,上焦加乾薑、桂枝,中焦加枳實、桔皮,下焦加附子、生薑。

 

《金匱》謂乾薑、桂枝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今反不渴者,飲也。

 

是以不渴定其為飲,人所易知也。

 

又云︰“水在肺,其人渴”,是飲家亦有渴症,人所不知。

 

今人見渴投涼,輕則用花粉、冬、地,重則用石膏、知母,全然不識病情。

 

蓋火咳無痰,勞咳膠痰,飲咳稀痰,兼風寒則難出”,不兼風寒則易出,深則難出,淺則易出。

 

其在上焦也,郁遏肺氣,不能清肅下降,反挾心火上升爍咽,渴欲飲水,愈飲愈渴,飲後水不得行,則愈飲愈咳,愈咳愈渴,明知其為飲而渴也,用辛何妨,《內經》所謂辛能潤是也。

 

以乾薑峻散肺中寒水之氣,而補肺金之體,使肺氣得宣,而渴止咳定矣。

 

其在中焦也,水停心下,郁遏心氣不得下降,反來上爍咽喉,又格拒腎中真液,不得上潮於喉,故嗌干而渴也。

 

重用枳實急通幽門,使水得下行而臟氣各安其位,各司其事,不渴不咳矣。

 

其在下焦也,水郁膀胱,格拒真 水不得外滋上潮,且邪水旺一分,真水反虧一分,藏真水者,腎也,腎惡燥,又腎脈入心,由心入肺,從肺系上循喉嚨,平人之不渴者;全賴此脈之通調,開竅於舌下玉英、廉泉,今下焦水積而腎脈不得通調,故亦渴也。

 

附子合生薑為真武法,補北方司水之神,使邪水暢流,而真水滋生矣。

 

大抵飲家當惡水,不渴者其病猶輕,渴者其病必重。

 

如溫熱應渴,渴者猶輕,不渴者甚重,反象也。

 

所謂加者,於應用方中,重加之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