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條辨 中焦篇 下後無汗,脈不浮而數14】
下後無汗,脈不浮而數,清燥湯主之。
無汗而脈數,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無領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後,又無連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敵火,使不致為災,一半日後相機易法,即吳又可下後間服緩劑之法也。
但又可清燥湯中用陳皮之燥,柴胡之升,當歸之辛竄,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條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清燥湯方 (甘涼法)
麥冬(五錢) 知母(二錢) 人中黃(一錢五分) 細生地(五錢) 元參(三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加減法〕咳嗽膠痰,加沙參(三錢),桑葉(一錢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蠣(三錢),牛蒡子(三錢,)按吳又可咳嗽膠痰之証,而用蘇子、桔紅、當歸,病因於燥而用燥藥,非也。
在濕溫門中不禁。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