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治內外中風方 鎮肝熄風湯】 [打印本頁]

作者: ljx0012無知    時間: 2012-8-9 23:44
標題: 【治內外中風方 鎮肝熄風湯】

治內外中風方 鎮肝熄風湯

 

風名內中,言風自內生,非風自外來也。

 

《內經》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蓋肝為木臟,木火熾盛,亦自有風。

 

此因肝木失和風自肝起。

 

又加以肺氣不降,腎氣不攝,沖氣胃氣又複上逆,於斯,臟腑之氣化皆上升太過,而血之上注於腦者,亦因之太過,致充塞其血管而累及神經。

 

其甚者,致令神經失其所司,至昏厥不省人事。

 

西醫名為腦充血証,誠由剖解實驗而得也。

 

是以方中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此為治標之主藥。

 

而複深究病之本源,用龍骨、牡蠣、龜板、芍藥以鎮熄肝風,赭石以降胃降沖,玄參、天冬以清肺氣,肺中清肅之氣下行,自能鎮製肝木。

 

至其脈之兩尺虛者,當系腎臟真陰虛損,不能與真陽相維系。

 

其真陽脫而上奔,並挾氣血以上沖腦部,故又加熟地、萸肉以補腎斂腎。

 

從前所擬之方,原止此數味。

 

後因用此方效者固多,間有初次將藥服下轉覺氣血上攻而病加劇者,於斯加生麥芽、茵陳、川楝子即無斯弊。

 

蓋肝為將軍之官,其性剛果,若但用藥強製,或轉激發其反動之力。

 

茵陳為青蒿之嫩者,得初春少陽生發之氣,與肝木同氣相求,瀉肝熱兼舒肝鬱,實能將順肝木之性。

 

麥芽為谷之萌芽,生用之亦善將順肝木之性使不抑鬱。

 

川楝子善引肝氣下達,又能折其反動之力。

 

方中加此三味,而後用此方者,自無他虞也。

 

心中熱甚者,當有外感,伏氣化熱,故加石膏。

 

有痰者,恐痰阻氣化之升降,故加膽星也。

 

內中風之証,曾見於《內經》。

 

而《內經》初不名為內中風,亦不名為腦充血,而實名之為煎厥、大厥、薄厥。

 

今試譯《內經》之文以明之。

 

《內經》脈解篇曰︰“肝氣當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

 

蓋肝為將軍之官,不治則易怒,因怒生熱,煎耗肝血,遂致肝中所寄之相火,掀然暴發,挾氣血而上沖腦部,以致昏厥。此非因肝風內動,而遂為內中風之由來乎?

 

《內經》調經論曰︰“血之與氣,並走於上,此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

 

蓋血不自升,必隨氣而上升,上升之極,必至腦中充血。

 

至所謂氣反則生,氣不反則死者,蓋氣反而下行,血即隨之下行,故其人可生。

 

若其氣上行不反,血必隨之充而益充,不至血管破裂不止,猶能望其複蘇乎。

 

讀此節經文,內中風之理明,腦充血之理亦明矣。

 

《內經》生氣通天論曰︰“陽氣者大怒則形絕,血宛(即郁字)於上,使人薄厥。”

 

觀此節經文,不待詮解,即知其為肝風內動,以致腦充血也。

 

其曰薄厥者,言其腦中所宛之血,激薄其腦部,以至於昏厥也。

 

細思三節經文,不但知內中風即西醫所謂腦充血,且更可悟得此証治法,於經文之中,不難自擬對証之方,而用之必效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