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兒風証方 鎮風湯】
脾風之証,亦小兒發痙之証,即方書所謂慢驚風也。
因慢驚二字欠解,近世方書有改稱慢脾風者,有但稱脾風者。
二名較之,似但稱脾風較妥,因其証之起點由於脾胃虛寒也。
蓋小兒雖為少陽之體,而少陽實為稚陽,有若草木之萌芽,嬌嫩畏寒。
是以小兒或飲食起居多失於涼,或因有病過服涼藥,或久瘧、久痢,即不服涼藥亦可因虛生涼,浸成脾風之証。
其始也,因脾胃陽虛,寒飲凝滯於賁門之間,阻塞飲食不能下行,即下行亦不能消化,是以上吐而下瀉。
久之,則真陰虛損,可作灼熱,其寒飲充盛,迫其身中之陽氣外浮,亦可作灼熱,浸至肝虛風動,累及腦氣筋,遂至發痙,手足抽掣。
此証莊在田《福幼編》論之最詳,其所擬之逐寒蕩驚湯及加味理中地黃湯二方亦最善。
先用逐寒蕩驚湯,大辛大熱之劑,沖開胸中寒痰,可以受藥不吐,然後接用加味理中地黃湯,諸証自愈。
愚用其方救人多矣,而因証製宜又恆有所變通,方能隨手奏效。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