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澈卷之一傷寒-表症論】
表症論傷寒之用表藥。
固其常也。
而余獨鰓鰓慎之。
何歟。
蓋藥性有剛柔。
人質有濃薄。
喜用之則昌。
不喜用之則危。
匪細故也。
即以麻黃論。
味輕而浮。
長於驅寒者也。
而失之太熱。
羌活獨活。
利關節為最勝也。
而失之過燥。
如太陰之蒼朮。
陽明之白芷。
厥陰之川芎吳茱萸。
少陰之細辛。
太陽之藁本。
氣味辛烈。
亦復如是。
故仲景立麻黃湯。
潤以杏仁。
和以甘草。
果足敵麻黃桂枝之辛熱乎。
易老九味羌活湯。
匯諸燥味。
以黃芩生地監之。
寡不勝眾。
又豈制方之善者乎。
余獨不然。
漫立一方以平易易之。
紫蘇味之辛溫者也。
足以去寒。
防風荊芥。
味之辛散者也。
足以去風。
柴胡性升。
能除表熱。
葛根性潤。
長於解肌。
廣皮辛苦。
能散能降。
甘桔味甘。
合以生薑。
辛甘發散。
如是而寒有不除。
風有不解者乎。
如是而有耗其津液。
損其真陰。
亡其元陽者乎。
若果脈緊無汗。
則加麻黃羌活。
脈細濕勝。
則用蒼朮獨活。
如吳茱細辛白芷藁本之屬。
倘或對症。
暫投則可。
否則感冒輕者。
稟質薄者。
及病後。
勞後。
產後。
酒色後。
即惡寒發熱。
豈可一概不審。
而漫執古方以恣浪投者邪。
即予所定之方。
亦未必中肯綮也。
紫蘇飲
紫蘇(一錢五分) 防風 荊芥 柴胡 葛根 廣皮 桔梗(各一錢) 甘草(炙三分) 山楂(一錢五分) 加生薑三片水煎。
頭痛。
加川芎五分。
夾食。
加濃朴一錢薑製。
枳殼一錢麩炒。
如咳嗽。
去柴胡。
加前胡一錢。
按此方雖平易。
虛者猶不能當。
慎勿泛用多用。
得汗即止。
引用網址:http://jicheng.sabi.tw/jcw/book/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