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吳佩衡醫案-肝水腫】 [打印本頁]

作者: ljx0012無知    時間: 2012-8-8 07:39
標題: 【吳佩衡醫案-肝水腫】

吳佩衡醫案-肝水腫

 

胡××,男,五十三歲,因患肝硬化腹水臌脹,住昆明某醫院,於1958年12月,12日邀余會診。

 

詢及由來,病者始因患紅白痢證一月餘,繼後漸感腹脹,逐漸發展而成腹水腫脹之證。

 

余視之,面色黃暗,神情淡漠,臥床不起,腹部鼓脹膨窿,已有腹水內積,肝臟腫大,觸之稍硬,小腹墜脹,小便短少,飲食不進。

 

脈象緩弱,舌苔白滑,舌質含青色。

 

此係下痢日久脾腎陽虛,寒濕內停,肝氣鬱結而致肝臟腫大,肺腎氣虛,不能行司通調水遭、化氣利水之職能,遂致寒水內停,日積月累而成腹水臌 脹證。

 

法當溫中扶陽化氣逐水,擬四逆五苓散加減主之。

 

附片80克 乾薑30克 上肉桂8克(研末,泡水兌入) 敗醬15克 豬苓15克 茯苓30克 甘草10克同時以大戟、芫花、甘遂各等量,研末和勻(即十棗湯粉劑),日服6至10克。

 

服後次日,每日暢瀉稀水大便數次。

 

瀉後腹水大減,精神稍欠,又繼服上方,扶陽溫化逐水。

 

1959年1月二診。

 

服上方三劑後,腹水已消去一半多,體重減輕二十市斤。

 

診其脈來沉緩,右脈較弱,係脾濕陽虛脈象。

 

左肝脈帶弦,係肝寒鬱結,寒水內停之象。

 

舌質較轉.紅潤,自苔已退去其半,再照上方加減與服之。

 

附片80克 乾薑40克 川椒6克(炒去汗) 上肉桂10克(研末,泡水兌入) 吳萸10克 茯苓30克 蒼朮15克 公丁5克如前法再服十棗湯粉劑二日。

 

三診。

 

服藥後昨日又水瀉十多次,吐一、二次,腹水消去十分之八,體重又減輕十市斤。

 

患者面色已轉為紅潤,精神不減,舌苔退,舌質亦轉紅活。

 

小便清長,飲食轉佳,已能下床行動,自行至廁所大小便。

 

唯口中乾,但思熱飲而不多。

 

係瀉水之後,腎陽尚虛,津液不升所致。

 

繼以扶陽溫化主之。

 

附片80克 乾薑40克砂仁10克枳殼8克上肉桂8克(研末,泡水兌入) 豬苓10克 茯苓30克服此方十餘劑後,腹水、肝腫全消,食量增加,即告痊癒。

 

按:寒水內停為病之標,脾腎陽表為病之長。

 

標實本虛治以攻補相兼之法,皆相得宜。

 

所治之法一如離照當空,一如 鑿渠引水,寒水堅冰何得不去焉!如不放膽用此峻猛之劑,姑息喬奸,於此危證,終不免腫脹癃閉,衰竭而逝。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