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心悟-色】
色
《內經》曰︰脈以應月,色以應日。
色者,視之易見者也。
如傷風闕庭必光澤。
傷寒,闕庭必暗晦。
面青黑為寒,為直中陰証。
紫赤為熱,為傳經裡証。
若已發汗後,面赤色盛,此表邪出不徹也,當重表之。
又陰盛隔陽,合面赤色,是為戴陽之候,宜急溫之,以通陽氣大抵黑色見者多凶,為病最重,黃色見者多吉,病雖重可治。
經云︰面黃目青,面黃目赤面黃目白,面黃目黑者皆吉。
蓋黃屬土,今惡症雖見,土猶未絕,故可救。
若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難治也,言無土色則胃氣已絕。
凡天庭、印堂、年壽等處,黑色枯槁者凶,黃色明潤者吉。
然人有五色,不能齊等。
經云︰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
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五色之欲者,皆取其潤澤,五色之不欲者,皆惡其枯槁也。
經又云︰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
言五色固不宜枯槁,若五色之精華盡發越於外,而中無所蓄,亦非宜也。
大抵五色之中,須以明潤為主,而明潤之中,須有蘊蓄,若一概發華於外,亦凶兆也。
察色之妙,不是過矣。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