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六 便濁遺精 論936】
論 《內經》曰:諸轉反戾,水液混濁,皆屬於熱。
夫便濁之證,因脾胃之濕熱下流,滲入膀胱,故使便溲或白或赤而混濁不清也。
《原病式》曰:如夏月天氣熱甚,則水液混濁、林木流津是也。
血虛而熱甚者,則為赤濁,此心與小腸主病屬火故也。
氣虛而熱微者,則為白濁,肺與大腸主病屬金故也。
丹溪曰:大率多是濕痰流注,宜燥中宮之濕。
又曰:治宜燥濕降火,兼升舉之法。
此皆至要之語也。
外有遺精滑泄之候,與濁相類,不可一例而推。
夫遺精者,多夢與鬼交而泄,名曰夢遺。
或隨溲溺而出,謂之精滑。
亦有思想無窮、所愿不遂而得之者,治宜安心神以降火。
又有因好色太過、房勞致虛而得之者,治法宜滋水臟以復真陰。
是皆千古不易之定論也,學人詳之。
引用: 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86%AB%E5%AD%B8%E6%AD%A3%E5%82%B3/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