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四 諸氣 論604】
諸氣
論
《內經》曰:百病皆生於氣也,故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夫人身之正氣,與血為配,血行脈中,氣行脈外,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氣血並行,周流乎一身之中,灌溉乎百骸之內,循環無端,運氣不悖,而為生生不息之妙用也。
經曰:一息不運則機緘窮,一毫不續則穹壤判。
若內無七情之所傷,外無六淫之所感,何氣病之有哉。
其不善攝生者,五志之火無時不起,五味之偏無日不傷,是以釀成膠痰固積,留滯於六腑,鬱火邪氣,充塞乎三焦,使氣血失其常候,腑臟不能傳導,是故外邪得以乘虛而湊襲矣。
以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而諸般氣痛,朝輟暮作,而為膠固之疾,非良工妙手莫易治焉。
若夫為脅痛,為心腹痛,為周身刺痛,甚則為反胃,為膈噎等證,即此之由也。
大抵男子屬陽,得氣易散,女人屬陰,遇氣多鬱,是以男子之氣病者常少,女人之氣病者常多。
故治法曰婦人宜調其血以耗其氣,男子宜調其氣以養其血,此之謂也。
學人宜致思焉。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86%AB%E5%AD%B8%E6%AD%A3%E5%82%B3/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