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三 虛損 方法436】
方法 丹溪曰:天為陽而運於地之外,地為陰而居乎天之中,天之大氣舉之。
日,實也,屬陽而運於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
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氣常有餘而血常不足也。
又曰:經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味陰也,補精以陰,求其本也。
然味乃如穀菽果菜,出於天賦自然沖和之味,故有食人補陰之功,非醯醬烹飪調和偏濃之味,出於人為者也。
經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非天賦之味乎。
曰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非人為之味乎。
善攝生者,不可謂味以補精,而遂恣於口腹,以自速其禍也。
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溫,養也,溫存以養,使氣自充,氣充則形完矣,曰補曰溫,各有其旨。
局方悉以溫熱藥佐輔,名曰溫補,豈理也哉。
又曰:人年老或虛損,精血俱耗,陰不足以配陽,孤陽幾於飛越,天生胃氣尚爾留連,又借水穀之陰,故羈縻而定耳。
局方用溫劑劫虛,蓋脾胃得溫而食進,故亦暫可。
夫質有濃薄,病有淺深,設或失手,何以收救。
吾寧稍遲,計出萬全,溫劑補虛,決不敢用。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 丹溪治老人虛損,但覺小水短少,即是病進,宜以人參、白朮為君,牛膝、芍藥為臣,陳皮、茯苓為佐,春加川芎,夏加黃芩、麥門冬,秋冬加當歸身,倍生薑,一日或一帖或二帖,小水之長若舊乃止,此老人養生之捷法也。
(此丹溪養母之方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