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三 虛損 論434】
論 《內經》曰:飲食飽甚,汗出於胃。
驚而奪精,汗出於心。
持重遠行,汗出於腎。
疾走恐懼,汗出於肝。
搖體勞苦,汗出於脾。
又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若夫七情五志之火飛越,男女聲色之欲過淫,是皆虛損之所由也。
《機要》曰:虛損之疾,寒熱因虛而感也。
感寒則損陽,陽虛則陰盛,損自上而下,一損損於肺,皮聚而毛落,二損損於心,血脈虛少,不能榮於臟腑,婦人則月水不通,三損損於胃,飲食不為肌膚,治宜以辛甘淡,過於胃則不可治矣。
感熱則損陰,陰虛則陽盛,損自下而上,一損損於腎,骨痿不能起於床,二損損於肝,筋緩不能自收持,三損損於脾,飲食不能消克,治宜以苦酸鹹,過於脾則不可治矣。
又曰:心肺損而色弊,腎肝損而形痿。
《難經》曰:治損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補其榮血,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
是皆虛損病因治法之大要也,學人詳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