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正傳 卷二 瘧證 方法272】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7-23 19:34
標題: 【醫學正傳 卷二 瘧證 方法272】

醫學正傳 卷二 瘧證 方法272

 

 

方法 丹溪曰:有暑瘧,有風瘧,有濕瘧,有痰瘧,有食瘧。

 

三日一發者受病一年,間日一發者受病半年,一日一發者受病一月。

 

連發二日住一日者,氣血俱受病。

 

俗名脾寒,乃因名而迷其實也。

 

苟因飲食所傷而得之,未必是寒,況其他乎。

 

暑瘧,宜人參白虎湯之類。

 

有痰者,二陳東加常山、草果、柴胡、黃芩。

 

不能食者,必於飲食上得之,當以食治。

 

虛者,必用參、朮一、二帖,托住其氣,不使下陷,後用他藥。

 

若無汗,要有汗,散邪為主,帶補。

 

若有汗,要無汗,扶正氣為主,帶散邪。

 

數發之後,便宜截而除之。

 

久發則中氣虛弱,病邪已深而難治。

 

世有砒丹等截藥,有大毒,不可輕用。

 

大渴大熱,用小柴胡去半夏,加知母、麥門冬、黃連、黃柏、梔子、天花粉。

 

瘧渴,用生地黃、麥門冬、天花粉、牛膝、知母、炒黃柏、乾葛、生甘草。

 

久瘧,二陳東加川芎、蒼朮、柴胡、葛根、白朮,一補一發藥也。

 

甚者發寒熱,頭痛如破,渴而飲水,多汁,可以參、 、芩、連、梔子、川芎、蒼朮、白朮之類治之。

 

痰滯胸滿,熱多寒少,大便燥實,大柴胡利之愈。

 

久瘧不得汗,以二陳湯倍加蒼朮、白朮,少加檳榔。

 

小兒瘧疾者,有痞塊,生地黃、芍藥各一錢半,陳皮、川芎、炒黃芩、半夏各一錢,甘草二分,加生薑煎,調醋炙鱉甲末。

 

瘧母,用丸藥消導之,醋炙鱉甲為君,三棱、蓬朮、香附、海粉、青皮、桃仁、紅花、神麯、麥芽隨證加減,為丸,醋湯送下。

 

老瘧系風暑入在陰分,宜用血藥引出陽分而散,川芎、撫芎、當歸、紅花、蒼白朮、白芷、黃柏、甘草煎,露一宿服之。

 

瘧,老瘧也,三日一發,陰經受病也。

 

夫瘧得於暑,當以汗解。

 

或處涼冷,令汗不得泄,鬱而成痰,又復嗜欲縱飲,及輕試劫藥,胃氣大傷,其病難愈。

 

必先與參、朮、陳皮、芍藥等劑,佐以本經引用之藥,若得汗而體虛,又須重補。

 

俟汗通身,下過委中,方是佳兆。

 

仍節飲食,避風寒,遠房勞,無不愈者。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六條)。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