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正傳 卷二 哮喘 論260】
論 《內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又曰: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絡脈逆也。
河間曰:火氣甚為夏熱,衰為冬寒,故病寒則氣衰而息微,病熱則氣盛而息粗。
又寒水為陰,主乎遲緩,熱火為陽,主乎急數,是以寒則息遲氣微,熱則息數氣粗而為喘也。
大抵哮以聲響名,喘以氣息言。
夫喘促喉中如水雞聲者,謂之哮;氣促而連屬不能以息者,謂之喘。
雖然未有不由痰火內鬱、風寒外束而致之者歟。
外有陰虛發喘,氣從臍下起,直沖清道而上者。
又有氣虛發喘,而短氣不能以接續者。
是故知喘之為證,有實有虛,治法天淵懸隔者也。
若夫損不足而益有餘者,醫殺之耳,學人不可不詳辨焉。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