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正傳 卷一 醫學或問23】 [打印本頁]

作者: 我本善良    時間: 2012-7-21 20:48
標題: 【醫學正傳 卷一 醫學或問23】

【醫學正傳 卷一 醫學或問23】

 

 

或問:虛損之疾,世俗例用局方十全大補湯以補之,其方實為諸虛之關鍵也,用參、 、苓、朮、甘草以補氣虛,用芎、歸、芍藥、地黃、肉桂以補血少,吾子將何以議之乎?曰:此藥乃氣血兩虛之劑,或血虛而氣尚實,或氣虛而血尚充者,其可一例施乎?

 

《內經》曰:毒藥以治其病。

 

蓋藥性各有能毒,然中病者,借其能以獲安;不中病者,徒惹其毒以增病耳。
 

假如心、脾二經虛損,當以茯苓補之,虛而無汗及小水短少者,服之有功;虛而小便數者,多服則令人目盲;虛而多汗者,久服損真氣,夭人天年,以其味淡而利竅也。
 

又如肺氣弱及元陽虛者,當以黃 補之,然肥白人及氣虛而多汗者,服之有功;若蒼黑人腎氣有餘而未甚虛者,服之必滿悶不安,以其性塞而閉氣也。
 

甘草為健脾補中及瀉火除煩之良劑,然嘔吐與中滿及嗜酒之人,多服必斂膈不行而嘔滿增劇,以其氣味之甘緩也。
 

川芎為補血行血、清利頭目之聖藥,然骨蒸多汗及氣弱人,久服則真氣走散而陰愈虛甚,以其氣味之辛散也。
 

生地黃能生血脈,然胃氣弱者,服之恐損胃不食。
 

熟地黃補血養血,然痰火盛者,恐泥膈不行。
 

人參為潤肺健脾之藥,若元氣虛損者,不可缺也;然久嗽、勞嗽、咯血,鬱火在肺分者,服之必加嗽增喘不寧,以其氣味之甘溫滯氣然也。
 

白芍藥為涼血益血之劑,若血虛腹痛者,豈可缺歟;然形瘦氣弱、稟賦素虛寒者,服之恐伐發生之氣,以其氣味之酸寒也。
 

藥性能毒,未易悉舉,學人宜究本草之詳,不可妄施以殺人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mobile.78951.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