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飛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被拍到同時淩日】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航天飛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被拍到同時淩日</FONT>】 </FONT></STRONG></P><P><STRONG> </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STRONG>
<P><BR>航天飛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被拍到同時淩日 <BR> <BR><BR></P>
<P align=center></STRONG></P>
<P><STRONG><BR>局部放大效果 <BR> </STRONG></P>
<P><STRONG> <BR></P>
<P align=center></STRONG></P>
<P><STRONG><BR>“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淩日 <BR> </STRONG></P>
<P><STRONG>北京時間5月18日消息,美國一名天文愛好者最近拍攝到了“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從太陽前面飛過時的情景。 <BR> </STRONG></P>
<P><STRONG>而且這是航天飛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被拍到同時淩日。 <BR> </STRONG></P>
<P><STRONG>就在這張照片拍攝的幾分鍾後,“亞特蘭蒂斯”號上的宇航員抓住了哈勃,准備開始維修工作。 <BR> </STRONG></P>
<P><STRONG>這是航天飛機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維修哈勃。 <BR> </STRONG></P>
<P><STRONG>宇航員更換2號寬視場相機,美國航天局希望通過這次升級,哈勃的壽命再延長5年到10年。 <BR> </STRONG></P>
<P><STRONG>美國宇航局將于2014年發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屆時,它將取代功能癱瘓的哈勃。 <BR> </STRONG></P>
<P><STRONG>這張令人驚歎的照片由瑟裏•萊高爾特拍攝。 <BR> </STRONG></P>
<P><STRONG>萊高爾特的職業是一名工程師,過去多次從他在巴黎的私家後花園裏拍到令人驚歎的天文照片。 <BR> </STRONG></P>
<P><STRONG>但這張照片是他在美國佛羅裏達州以南60公裏處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拍攝的。 <BR> </STRONG></P>
<P><STRONG>“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于當地時間5月11日從那裏發射升空。 <BR> </STRONG></P>
<P><STRONG>萊高爾特在介紹拍攝這張照片的過程時表示:“我從法國帶來了器材,事先由專業的網站</STRONG><A href="http://www.calsky.com"><STRONG>www.calsky.com</STRONG></A><STRONG>進行了計算,所以,幾周之前我就知道在佛羅裏達可以拍到航天飛機和哈勃淩日。”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安裝一個大望遠鏡視頻三腳架只需要幾分鍾的時間,但萊高爾特的挑戰還在後面。 </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首先,他拍攝的目標一個只有35米,另一個只有13米長,而且距在地面以上370英裏的軌道以15.5萬英裏的時速繞地球飛行,當它們從眩目的太陽前面飛過時拍下它們的畫面,難度太大了。 <BR> </STRONG></P>
<P><STRONG>然而,最大的挑戰當時佛羅裏達正是多雲多雨的季節,萊高爾特必須從雲中找到一個漏洞。 <BR> </STRONG></P>
<P><STRONG>可是,雲中的“洞口”、航天飛機和哈勃都是運動的,從洞口望出去,剛好看到航天飛機和哈勃的機會稍縱即逝。 <BR> </STRONG></P>
<P><STRONG>但他還是抓住了一個難得的機會,拍下了這張珍貴的照片。 <BR> </STRONG></P>
<P><STRONG>完成這一壯舉,他使用的是自己花8000英鎊購買的高橋(Takahashi)折射望遠鏡,用2000英鎊購買的一部21MP佳能相機和巴德爾(Baader)太陽棱鏡,這種棱鏡可以將大部分太陽光線反射回去。 <BR> </STRONG></P>
<P><STRONG>就這樣,紅太陽變成了黃太陽,因為只有約百分之五的光線可以通過棱鏡。 <BR> </STRONG></P>
<P><STRONG>萊高爾特使用最低的感光度(相當于ISO 100)和很快的快門速度,曝光時間只有1/8000秒拍下了這張照片。 <BR> </STRONG></P>
<P><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5/219395.html"><STRONG>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9/5/219395.html</STRONG></A></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