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 發表於 2012-5-20 23:46:10

【天文學家觀測到超大恒星形成機理】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天文學家觀測到超大恒星形成機理</FONT>】</FONT></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騰訊科技訊(葉孤城/編譯)據美國太空網報導,日前,天文學家最新觀測顯示,一顆體積巨大、超大品質恒星在生命早期階段周圍環繞著一個灰塵吸積盤,這表明超大品質恒星和小型恒星的形成機理都是一樣的。</STRONG></P>
<P><BR><STRONG>這顆恒星僅有6萬年的歷史,與46億年“高齡”的太陽相比,它只是一個宇宙嬰兒。</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但是它的品質是太陽的20倍,其周圍環繞著灰塵吸積盤,這與體形較小、處於生長期的小恒星相似。</STRONG></P>
<P><BR><STRONG>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斯蒂芬-克勞斯(Stefan Kraus)負責這項研究,他說:“我們的最新觀測顯示這顆20倍太陽品質的恒星周圍環繞著吸積盤,這表明大品質恒星和小品質恒星的形成模型如出一轍。”</STRONG></P>
<P><BR><STRONG>天文學家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干涉儀對年輕超大品質恒星“IRAS 13481-6124”進行了紅外觀測,該恒星距離地球1萬光年,位於人馬星座。</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nbsp;</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IRAS 13481-6124恒星和周圍灰塵吸積盤的模擬圖<BR></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P><STRONG><BR>天文學家使用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干涉儀對年輕超大品質恒星“IRAS 13481-6124”進行拍攝,這顆恒星的品質是太陽的20倍,卻僅有6萬年的歷史</STRONG></P>
<P><BR><STRONG>克勞斯和同事近期使用增強性紅外干涉測量技術對IRAS 13481-6124進行掃描時發現了灰塵跡象,他們發現該恒星周圍存在著直徑為130個天文單位(195億公里)的吸積盤。</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1個天文單位是指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該資料為1.5億公里(0.93億英里)。</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目前,該項研究發表在7月15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STRONG></P>
<P><BR><STRONG>數十年以來,天文學家已證實像太陽這樣的低品質恒星是通過氣體和灰塵盤狀結構逐漸品質堆積形成的,通常按照這種模式形成的低品質小恒星品質最多不會超過太陽的10倍。</STRONG></P>
<P><BR><STRONG>早期的預測資料顯示,較大品質恒星的恒星風和釋放的放射線壓力可能會阻止吸積盤中物質的交匯流入,這意味著超大品質恒星與小恒星的形成機理不同,存在著某些特殊的形成機理,比如:吞併品質較小的恒星。</STRONG></P>
<P><BR><STRONG>克勞斯帶領研究小組進行的這項最新研究表明超大品質恒星歸根結底是通過吸積盤形成的,儘管研究並未實際觀測到。</STRONG></P>
<P><BR><STRONG>克勞斯在一項聲明中稱,這是我們第一次描述超大品質年輕恒星周圍吸積盤內部區域,該研究證實所有的恒星形成機理都一樣,無論它們的品質大小。</STRONG></P>
<P><BR><STRONG>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觀測了IRAS 13481-6124恒星吸積盤的溫度變化,越接近恒星的吸積盤區域,其溫度就越高。</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同時,他們在該恒星和環繞吸積盤之間還發現一個無灰塵區域,暗示著該恒星釋放的能量對最接近的灰塵分子進行了蒸發,這一現象也同樣存在於較小品質的恒星。</STRONG></P>
<P><BR><STRONG>其他的天文測量顯示,IRAS 13481-6124恒星兩極末端釋放的氣體噴射流與吸積盤呈垂直角度,侵襲著恒星附近的氣體雲。</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克勞斯說:“像這樣的噴射流普遍存在於較低品質的年輕恒星周圍,並且這些恒星周圍也存在著類似的吸積盤結構。”</STRONG></P>
<P><BR><STRONG>這項研究的觀測資料證實這顆超大品質恒星吸積盤的大小與恒星的亮度有關,這一現象與小品質恒星相吻合。</STRONG></P>
<P><STRONG>&nbsp;</STRONG></P>
<P><STRONG>表明超大品質恒星與較低品質恒星的物理形成過程是相同的。</STRONG></P>
<P><BR><STRONG>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天文學家漢斯-津內克(Hans Zinnecker)說:“這項發現從技術和科學角度都具有重大意義!目前尚存在置疑的是更大品質的超大恒星(太陽品質的50倍或者100倍),是否也存在著這一現象。”</STRONG></P>
<P><BR><STRONG>引自:</STRONG><A href="http://www.gxastron.com/thread-5572-1-2.html"><STRONG>http://www.gxastron.com/thread-5572-1-2.html</STRONG></A></P>
<P>&nbsp;</P>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文學家觀測到超大恒星形成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