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3-3-24 22:20:02

【人文●中國回教協會】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人文●中國回教協會</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源於國民政府南京時期的中國回教組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簡稱回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38年〈昭和13年〉於武漢設立「中國回民救國協會」,1939年更名「回教救國協會」,1942年為順應政治時局變遷,改名「中國回教協會」,1951年隨國民政府遷臺復會,並於隔年復刊《中國回教雙月刊》。</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回協之設立肇因於清末穆斯林政教運動的失敗,而20世紀初中國穆斯林留學中東阿拉伯國家接觸穆斯林新思想,以及國際伊斯蘭世界的現代化與改革風潮相呼應。</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其設立宗旨為闡揚教義、協助政府達成「興教救國」、提倡穆斯林教育、促進穆斯林經濟與福利、解決穆斯林參政及社會文化溝通等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中國回協發展可分為幾個階段:1938-1959年為白崇禧將軍領導時期,時值中國動亂,對於伊斯蘭教復興政策的倡導多於實際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59-1974年為時子周領導時期,身為文人教育家,時子周致力推動伊斯蘭教在臺灣的紮根工作,他親自翻譯古蘭經,並編著伊斯蘭教義書以啟發穆斯林的伊斯蘭觀。</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69-1977年為集體領導時期,是回協組織重整時期。</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77-1990年為許曉初領導時期,除積極協助地方清真寺的建立與社群發展,並加強與國外伊斯蘭機構的交流。</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90-1996年為武宦宏領導時期,回協組織僅有小幅度的調整。</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1996-2002年為馬家珍將軍領導時期,回協邁入開創性階段,組織重組後幹部不但年輕化且學歷提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擴大推動臺灣穆斯林社群與中國地區之回族(漢語穆斯林)的交流,因而興起臺灣穆斯林尋根之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馬家珍也主動參與其他宗教的對話,如1997年3月14日達賴喇嘛訪臺的宗教對話活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002-2005年為倪國安將軍領導時期,沿續馬家珍的政策,積極對外參加對話活動,宣揚伊斯蘭教義,對內則強化穆斯林兒童、婦女的伊斯蘭基礎教育,活化回協組織,加強穆斯林青年參與宣教與學習意願。</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005-2008年為馬如虎領導時期,回協日漸步入衰微期,由於人事問題使穆斯林的凝聚力驟減,教務的發展亦因回協幹部的異動而停滯。</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4288</strong>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文●中國回教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