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沈宗瀚】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沈宗瀚</FONT>】</FONT></STRONG></P> <P><STRONG>沈宗瀚(西元1896.12.15~1980.11.26)字海槎,浙江餘姚人。</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宣統元年(西元1909年)進入上海誠意學校就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2年(西元1913年),沈宗瀚考取浙江省立筧橋甲種農校學習農業技術,畢業後考取北京農業專門學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13年(西元1924年)在北京農業專門學校畢業後,向友人借貸經費到美國深造。</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沈宗瀚在美國先後取得喬治亞大學農學碩士與康乃爾大學農藝博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康乃爾大學隨教授做小麥、蔬菜、牧草實地的育種與改良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16年(西元1927年)返國後任教於金陵大學農學院,在金陵大學期間曾與康乃爾大學合作「中國作物改良合作計畫」。</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23年(西元1934年)受聘為中央農業實驗所總技師,其後先後升任副所長、所長等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第二次大戰期間曾代表國民政府出席聯合國糧農會議。</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37年(西元1948年)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成立時,沈宗瀚為當時五位委員之一。</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38年(西元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到臺灣,隨即請辭中央農業實驗所長職務,專心於農復會的工作。</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在農復會中,他的業務範圍就農業擴展到林業、漁業、牧業、水利、農業教育、農村衛生、農產運銷以及海外農業技術合作等,並推動四年計畫中的農業方案,推行肥料換穀制度。</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43年(西元1954年)發表〈大學農業教育芻議〉,指出大學農業教育是訓練人才進行農業研究及推廣工作,並協助農民改善生活。</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49年(西元1960年)發表〈我們農業政策及發展途徑〉指出臺灣的農業政策發展途徑將著重於資源開發、發展水利及運用新科學方法改進平地農業生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53年(西元1964年)農復會主委蔣夢麟過世,由沈宗瀚繼蔣夢麟任農復會主任委員。</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次年美國停止對臺灣的經濟援助,長期接受美援的農復會在沈宗瀚的指導下,將工作著重於臺灣在轉型為工業社會時,農業工資增高,農村人口流失,如何利用機械工具來節省勞力的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58年(西元1969年)由於臺灣工業發展迅速,使農業發展更趨於不利,沈宗瀚也建議修改農業政策並保障農民權益。</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在沈宗瀚的推動下於台南縣(註1)善化鎮(註2)成立「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使台灣在蔬菜的改良研究方面向前邁進一大步。</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62年(西元1973年)沈宗瀚退休改任顧問,但仍任亞洲蔬菜研究中心理事長與土地改革訓練所理事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民國69年(西元1980年)因腦溢血逝世。</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5404</strong>
頁:
[1]